宁夏贫困县西吉县农民李伟(化名)去年意外发现自己名下多了一个银行账户,他却完全不知情。神秘的账户里以各种惠农名义打进了3万多元钱,之后又被人转走。其他村民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仅五家农民存折三年间进账累计达68万元。李伟因此上网举报火石寨乡的干部未经村民同意便以他们名义办理惠农补贴存折,截留包括危房改造、代发低保、良种补贴、农资补贴、退耕还林、地膜补贴等在内的款项。举报得到西吉县检察院在微博上公开回应。这起涉嫌贪污惠农专项资金的案件已立案侦办,两名涉案乡长已被“拿下”。(搜狐新闻 4月13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上打“老虎”下除“苍蝇”的反腐行动中,各地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出击,在反腐成果清单中涉农领域的小官巨贪数不胜数。笔者犹记得,在去年年初,广东中山市查处了一起涉农资金的案例:火炬开发区宫花村办公司原经理张连合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宫花村集体资金共计人民币1131万元用于归还赌债,收取他人用于向宫花村购买土地的款项共计393万元后占为己有,用于做生意和个人生活花费,在协助政府从事对宫花村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及管理土地征用补偿费的过程中,共同侵吞宫花村国有土地或土地补偿款共计人民币7249余万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央连续11年一号文件都谈农业,可见,农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又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国家每年对农业倾注了大量资金,从粮种补贴到农业技术培训,健全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大手笔。正是因为国家的大手笔,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以及征地补偿等方面涉农惠农资金之多,一部分村官变相进行套取,逐渐衍生出众多的“小官巨腐”。
如今,继7000余万元的小官巨腐之后再现涉农资金被村干部贪污,我们不禁要问,涉农资金缘何成为贪官们惦记的“唐僧肉”,涉农腐败何时休?第一点,在基层,村官职虽小权实大,所谓天高皇帝远,远离上级和纪检监察的监督,即使违纪违法也难会被执纪问责治罪。第二点,目前一些基层地方关于农村土地及其它涉农政策、法规不健全,相关宣传也不到位,基层村民自治组织民主决策议事机制无保障,在实际操作中根本由“土豪劣绅”出身的村官数人直接拍板,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无以保障,加之基层群众对于法律、政策的不了解、自我维权意识的淡漠,更让一些村官肆意利用职权敛财而无所顾忌。第三点,无论是农村土地性质转换还是其它涉农事项,流程手续过于复杂,过程缺乏公开透明,加之镇村干部相互勾结,沆瀣一气,伪造政府文书,凭借官商双重身份巧妙转移村集体财富和涉农资金。
目前“小官巨腐”问题日益突出,遏制“村官”腐败已刻不容缓。笔者认为,首先要完善村干部的准入机制,把好选人用人关,在村官选拔中,要注重对其思想观念和素质的考察;其次要加强对基层村干部的教育,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着力提高基层村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党性;再次要加大对涉农专项资金的审计和监督,层层落实相关责任人,强化责任追究,让小官不敢贪;最后要健全和完善涉农资金的制度完善,筑牢保护涉农资金的制度墙,做到资金管理无缝隙。
笔者呼吁保护好每一分涉农资金,切勿让涉农腐败伤了民心。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