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4日 《南昌日报》第7版
农村建房or城市买房?这是摆在千千万万个农民兄弟面前的选择题,近日随着一则新闻报道被摆到了台前。
起因是江西住建委要求宣传“农民进城购房是升值,农村建房贬值。”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网上引起一片声讨。
从去年起,主流声音就是“房产去库存”,怎么去?其中之一就是让进城的农民工兄弟买房。那么,问题来了,国家鼓励农民买房只是为了去库存吗?
解答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土地确权
确权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不可分割;把农村承包地的经营权直接交给农民,农民可以自由处置,抵押、流转或出售。目前,一些地方已在试点建设土地交易市场/流转中心。
所以,确权的目的是让农民成为土地经营权的主人,既可以踏踏实实搞生产;又可以方便地流转出去,从农村解脱出来,安心进城;抑或是借助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回乡创业。
只有农民进城买房了,才能更好地土地流转,推进农业现代化。
如果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能在城市安居,乡村的土地就可以参与流转,由具有市场意识、品牌营销意识、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农民去从事农业生产,就能实现规模农业、机械化作业,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率,实现国家对农村寄予的希望。
现在农村土地撂荒多,老龄化严重,粮食价格倒挂,同时农村教育、医疗资源匮乏,与城市差距越拉越大,80、90后一代很少愿意扎根农村,如果不把土地资源释放出来,未来谁来种地?
鼓励农民在中小城市买房,才能推进新型城镇化。
乡村多是老弱妇孺留守,村子也成了空心村,不加以改变,未来20年可能走向消亡。现在库存最严重的是三四线的中小城市,只有把这些地方盘活起来,才能辐射周边乡村。
所以,总理在记者会上说了,要加快城镇化,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曾对城镇化下过定义:不是乡下人一窝蜂似地盲目涌进城市,而是把原有的乡村打造成城镇,以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并在每个小城镇都建设工厂、医院、图书馆、学校、电站等硬件设施。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就在践行着这样的城镇化之路。
《十三五规划》中,“发展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的小城镇;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生中小城市;农民工培训4000万人次。”看到了吗?我们的城镇化也要朝着这个方向走。
我到底是农村建房还是城市买房?
先想通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买房?结婚、工作、孩子读书、觉得会升值、买房有补贴、别人都买了、养老…如果是前三种,可以考虑买房。(在城市买房,农村户口不一定要迁到城市)
再想一想:你们乡村的前景怎么样?有什么产业?有没有拆迁和旅游开发的希望?除了打工其他人都在做什么事?搞种植?搞养殖?搞加工?搞休闲旅游 ?
如果乡村有发展前景,还是得注意给自己留个后路。(如果你在城里有房子,父母在农村宅基地自建房是最好不过了)
至于买不买,要根据自家的经济、工作、学习等实际情况而定。如果你工作、孩子学习在城市,在城市买房就更方便。在村里种地,且手中又经济不宽裕,咬紧牙关在城市买房就没有什么意义。
总之,不管出什么政策、宣传,最关键是要“摆事实、讲道理、降房价、别忽悠。”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云种养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