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传统农业养生与现代农业带给我们的困惑

[ 作者:刘国栋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21 录入:吴玲香 ]

摘要:“敬天、养地、崇自然”,讲究“精耕细作,轮种套种,用养结合”,是“农、林、牧”并举的典型有机农业模式。

中国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和贯穿了中国传统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理念,融会了自然界各种物质与事物之间相生相克关系的阴阳五行思想;敬天、养地、崇自然,讲究精耕细作,轮种套种,用养结合,是农、林、牧并举的典型有机农业模式。

传统农业转变现代农业的基础

1、土地集中-圈地运动-资本与土地结合-机械化、规模化,提高生产技术。

2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

——18世纪:瓦特蒸汽机的发明;

——18中叶: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

——1865年孟德尔三大遗传规律的提出等提供了孕育生长的温床。

3、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工具与技术发展里程碑:

十八世纪英国成功设计了种子条播机、脱谷机、收割机、饲料配制机;十九世纪内燃拖拉机的产生使畜力牵引为机械动力所替代,德国的齐得勒制成DDT;二十世纪合成氨、尿素、六六六、对硫磷等,化肥、农药工业长足发展。1941年,小麦育种技术的突破,使全球小麦的亩产由50kg实现到250kg

现代农业的特征

1、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农业;

2、是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而运用的农业;

3、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和信息技术所武装的农业;

4、现代农业是标准化农业。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体的食品等多元化产品制造技术迅猛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现代农业带给我们的困惑

1、生物多样性减弱:世界历史上人类曾栽培过3000余种作物,经传播、交流、淘汰,现在遍及全球的作物约为150种。其中,作为世界主要衣食来源的作物仅有15种。

2、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3、人类文化基础受到削弱。直到传统农业时期,人类主要生活在自然中。现代农业的推进,使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离开了土地,它们不再与活生生的生物打交道,转而同死气沉沉的物质共处,长年累月,人类固有的自然创造力趋于弱化。这是导致现代文化生活失去活力的重要原因。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九派开元智库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