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别让环境污染 抹黑了乡愁里的绿水青山!

[ 作者:流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1 录入:7 ]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有多位人大代表提及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一致向大会提出要加强治理,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农村环境污染不容忽视,一定要加大治理力度。”这一呼吁成为了许多代表的心声。(人民网)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乡愁是人们对故土千丝万缕的记忆,难以割舍,无法忘怀,永不褪色。作为一名大国领导人,习近平同志重任在肩、日理万机,在我们想象中应是心怀天下、悲悯苍生,但“乡愁”,这个既文学又柔情的字眼,却时常挂念在他的心中。在贵州农村考察期间,习近平同志看到看到鲜花盛开,道路两旁的房子干净整洁,乡情顿起,有感而发:“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乡愁”牵动着我们,即使身在异国他乡,也会时常忆起家乡清澈的小溪、绿色的原野、没有污染的空气。在我们的心中,乡村就如一首婉约的诗,如一幅温馨的画,如一个旖旎的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美丽的乡村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千万万游子“心灵的故乡”,是因为它是我们心底最温暖最美好的记忆,是我们灵魂深处最干净最纯粹的依赖。

然而,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人们心中的“乡愁”,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记忆中广袤的绿色田野正逐渐被垃圾蚕食,清澈的河水也被肆意排放的污水染黑了,头顶的蓝天白云也被蒙上了一层灰霾。我们的“乡愁”在污染里,正一点一点的褪去它的美丽。绿水青山不在,那还叫“乡愁”吗?没了“乡愁”,我们的内心又是否完整啦?也许,就像树被刨了根儿,人丢了魂儿一样吧。

留住美丽的“乡愁”,不要让环境污染抹黑家乡的绿水青山,这既是千千万万游子对保留心灵故土的深切期盼,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传承中华文明的强烈意愿。“绿水青山,即是金山银山”,“要保护好祖国的青山绿水,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总书记对“乡愁”的深情寄语,温暖了无数国人的心。我们坚信,党和国家绝不会辜负人民的期望,会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留下那故土的青山绿水,留下那镌刻在中华民族心间的乡愁情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