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县委书记卖官鬻官折射权力监管漏洞

[ 作者:江枫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02 录入:吴玲香 ]

巡视组根据两份检举材料明察暗访,查出山东巨野特大卖官案——时任巨野县党委书记刘贞坚,妻子是巨野县公安局副局长的他没有被查出任何生活作风问题。他逢事就和老婆商量,多数贿款都是通过老婆间接收取的,于是坊间有了要升官找大嫂的传言。(225日《法制晚报》)

成语卖官鬻官出自于清洪昇《长生殿·权哄》:还说不朦蔽,你卖爵鬻官多少?贪财货竭脂膏。用在刘贞坚夫妇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在即将调离巨野县的2011年,刘贞坚共受贿473.9万元,平均每天1.3万元,可谓日进万金,其胆在哪?因为他手握买官卖官、人事权、财权于一身,要升官找大嫂,可谓夫唱妇随,可在撤退阵地前大捞一把,这是夫妻俩的美丽打算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腐朽的思想深植于刘贞坚的脑髓里,滋生了为自己着想的考虑,走入了弯门邪道,走向不归之路。刘贞坚曾经是县委一把手,有一个稳定的领导岗位,本应知足。因贪欲产生了腐败之念,一发不可收拾,终因东窗事发,被绳之以法,悔之晚矣。

刘贞坚卖官鬻官,采取的伎俩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捞实惠,没有想到彻底毁了他的一生,到头来还是一场空。难道这不是一部分官员走过的相同人生轨迹吗?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捞一把,抱有此想法的远不止刘贞坚一人。

县委书记刘贞坚日进万金,难道就没有引起班子的注意,引起上级的足够重视,在于他抓住了权力的监管漏洞。一把手钦点的干部人选,下级和副手们只有点头哈腰的份,谁还敢去挑战其权威。一把手权力太大,加上家长作风盛行,配合了腐败分子的不正心术,导致近年来卖官鬻官事件时有发生。

一把手插手干部人选,隐喻着领导干部的权力,折射出官场监管的漏洞。刘贞坚打着稳定干部队伍的旗号,大肆提拔上贡者,才有了卖官鬻官的良机。缺少必要的权力监督,是这些地方领导出现拍脑袋决策的真正原因。假若上级监督下级很近,同级监督同级不软,下级监督上级不难,组织监督、纪委监督严格落实,卖官鬻官能否顺利进行还得打问号。

因此,在新常态下,要让腐败分子不再有可乘之机,请让权力暴晒在阳光下。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当一把手没有了呼风唤雨的权力,诸如卖官鬻官这样的腐败现象就不会发生。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日报网2016-02-29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