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2025年5月23日 星期五

真相不应只从群众中来

[ 作者:赵墨轩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277 更新时间:2016-02-03 录入:王惠敏 ]

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可能就隐含着重要线索。湖北省委第一巡视组组长王树华说。民间传言、戏言、玩笑话正是民意的一种表达形式,从中可能发现许多问题线索。(中国纪检监察报  21号 )

顺口溜里有真相!一句话道出了丰富的哲理。问题线索竟然从群众的玩笑话中直接反映出来,说明问题已经病入肌理甚至病入膏肓。可就是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某些上级监管部门和纪检机构却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难道反腐斗争和作风建设也可以放长线钓大鱼。不可否认,群众监督在反腐斗争和作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们的监管部门和纪检机构不能给群众留下后知后觉马后炮的坏印象。针对问题,秋后算账不是目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才是重点,阻止小事大患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上级监管部门习惯当甩手掌柜,一切以政绩为导向,对下级出现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开会安排多,后期监督少;平时强调多,关键逗硬少;出事听汇报多,实地查看少,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上级纵容小事的发酵,听不进群众的呼声,让下级一错再错走上不归路,到头来自己也承担领导责任和主体责任。损人不利己,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打虎岂怕虎咬。随着反腐重拳出击和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各级纪检机构可谓压力山大:涉案官员越来越狡猾,问题更加模糊化、隐蔽化,办案难度增大,工作量越来越大。纪检机构疲于应付,总是在处理案件的路上,看似热热闹闹,可监督、监管力度又从何说起。仅靠中央和各级政府的自说自话,完全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各种问题也将此伏彼起。要想问题销声匿迹,就必须走完从这段路。

在传言、戏言、玩笑话中继续挖掘线索的同时,上级监管部门和纪检机构何不多些主动出击,广撒网、多获真相。此外,扎紧制度的笼子,时时念好监管紧箍咒,坚持对踩红线、闯雷区的零容忍,让从严治党氛围更浓厚、更加深入人心,重塑政府、干部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