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靠法律保护不能留守儿童妇女问题

[ 作者:鲁湖水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22 录入:王惠敏 ]

留守儿童妇女问题,单纯法律保护还远远不够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实施。《意见》指出,坚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多次结伙抢劫,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及老人等弱势群体实施抢劫,在抢劫中实施强奸等暴力犯罪的,要在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内从重判处。(120 人民网)

每一次关于农村儿童妇女的报道都会更加引人关注,留守儿童妇女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也是当今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他们的生活、安全、孩子们的教育应该得以更多,更大的帮助,单纯的法律保护,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最核心和实质性问题。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超过六千万之多。教育问题成为了主流问题,成为了压力最大的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然而,由于父母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常年在外打拼,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交给爷爷奶奶照看。造就了父母监护缺失,隔代教育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如此不仅让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培养也得不到健康发展。同时,在安全上也得不到保障,爷爷奶奶在家管得了暖、管得了饱,却保障不了孩子们的安全。如今,孩子叛逆期来的早,持续长,又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甚至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导致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实在让人担忧。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和强调,要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空心村”问题。留守儿童妇女问题大量的形成和存在,对于一个地方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儿童的成长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长此以往,甚至对全国的社会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关注留守儿童妇女问题,单纯的加大法律保护,震慑不了违法犯罪行为,更不能从根源上解决他们的问题。

留守儿童妇女严重的往往是比较偏远的山区,所以政府更应加强和加大对他们的关注,加强山区基层教育的投入,多走动、多关注,加强老人、妇女、孩子的法治教育和安全保护意识宣传,及时消除孩子们的“畸形”心理发展,正确引导,为培养出国家的栋梁之才做出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发展地方经济,让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就业、创业。如此,方能减少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让他们的父母、丈夫、子女在当地工作,才能消除留守儿童妇女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只有政府、社会各阶层真心实意的关心,关怀,才能切实帮助和解决留守儿童妇女的实质问题,他们的生活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他们的教育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他们的安全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