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用响鼓重锤压实扶贫干部的责任担当

[ 作者:冯兴怀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3-13 录入:王惠敏 ]

3月7日,在出席甘肃团的讨论时指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不要搞“大跃进”“浮夸风”,不要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这些问题我们历史上都有深刻教训。对这类问题现在就要敲打,防患未然,防微杜渐。(03-08 央视新闻移动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甘肃团的审议时,针对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要五不”的重要指示,是当前决胜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指针。因而扶贫干部要在牢记指示中,自觉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否则响鼓也要重锤。

 脱贫攻坚不容走形变样。在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中,广大扶贫干部在牢记总书记的指示中,亲力亲为地破解了脱贫攻坚中的瓶颈问题,实现一批批贫困群众的脱贫增收。但是个别扶贫干部作风漂浮或在脱贫后产生了骄傲情绪,出现了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现象,或者在“回头看”“回头帮”上走形式,引起了群众的反感和上级组织的关注。如一个乡镇因在执行扶贫政策上走形变样,结果党政主要领导双双被免职,在压实后继者的责任中激发出了扶贫的热情,让当地扶贫工作在真抓真干中展现了新形象。事实告诉人们,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

转变作风做到“三实”。党员干部要在认真理会总书记“两个越”“五要五不”重要指示精神中,对本地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认真梳理,以问题与目标为导向制定整改措施,在创新考核机制中关爱扶贫干部、激发工作激情。自觉地把中央的扶贫政策与贫困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中,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培育增收致富的新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破除深度贫困地区增收难题,增强脱贫群众的后劲。尤其要对接群众的需求,打好政策的组合拳,在增强劳动技能、推进农副产品“供给侧改革”中做大区域品牌,在培育自身的经纪人中实现特色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以增收的实效增强群众的发展内力,从而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越到关键时越要有紧迫感。脱贫攻坚到了关键的时刻,既有深度贫困地区这块难啃的“硬骨头”需要拔除,又有已脱贫地区的成效需要巩固,因而要在创新思维中,一步一个足印抓好落实,容不得半点的虚假。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脱贫既是共产党面向世界立下的军令状,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因而要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中,以共产党人最讲“认真”二字的精神,提升政治站位,压实责任担当,把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难关与巩固脱贫成果有机结合起来,在原汁原味落实政策中加强扶贫领域作风整治,在强化规矩中盯住不落实的人、抓住不落实的事持续用“狠招”,才能形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态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