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看农民如何从传统种植走向行业创新

[ 作者:陈谦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8-01 录入:吴玲香 ]

“怎么会想到种植圣女果,销售怎么样,效益如何?”近期,笔者随山东省临沭县教体局派驻岔河新村第一书记王经庆在姚沟自然村调研时,面对笔者的询问,村民王宝勇的媳妇告诉我们,“俺家种植圣女果大棚已经九年了,从来不用化肥、不用农药,都是使用农家肥,这样品质好、口感好;每年挂果九个月,年产圣女果一万斤,收入一二十万元。”

一个小小的很不起眼的圣女果,通过订单,卖到超市、卖到宾馆饭店、卖到会议餐桌,就成了身价昂贵的“金果子”。农民转变了观念,抓住了市场,何愁挣钱无路、致富无门?

前不久,笔者随同第一书记王经庆进行走访村民。徐岔河村一位村民告诉王书记,有一种水果叫猕猴枣,县内有村民种植的,市场价达120元一斤。随后我们驱车来到石门镇陈官庄村“沭河古道”现代农业种植基地进行调研采访(如图)。基地负责人陈冠康告诉我们,猕猴枣是野山枣与猕猴桃嫁接而成,易成活、好管理,目前市场几乎是空白,现在基地正在搞试验,成功后,下一步将扩大种植规模。

时下,很多农民苦于种植无门,几十年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一年忙活下来,挣不了几个钱。搞活农业必须走出传统种植的路子,要敢想敢干,破除传统壁垒,结合当前农业田园综合体建设要求,走创新之路,农民才能致富,农村才有希望。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沭县教体局党委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