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比污染更可怕的是“清澈见底”的不作为

[ 作者:白文福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6-13 录入:吴玲香 ]

近日,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在随机抽查广东省清远市海仔大排坑的治理情况时发现,尽管近期连续下雨,站在海仔大排坑旁,仍然有阵阵臭味袭来,黑色的底泥高过水面清晰可见,岸边留下黑色的污垢痕迹。 (中国新闻网 6月11日)

垃圾漂浮在水面上,水体散发阵阵恶臭,岸边留下黑色的污垢痕迹,多处污水排放口不断有废水排出。现实中严重污染的河流,水体污染远超重度黑臭标准,在清远市上报材料中却被描述成“清澈见底、鱼类成群”,水质监测均达到要求,公众评议结果为96%的漂亮政绩。

若督查组非现场查证,报告中的“清澈见底”,被当地居民视为“笑话”的恶臭水体,还要被隐瞒多久。伪造数据、颠倒黑白、欺上瞒下,严肃认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却活活的被当地政府演绎成“无间道”谍战大剧,荒唐之余更让人不可思议。

很明显,清远市报告中“清澈见底、鱼类成群”,完全是虚构事实,弄虚作假,公然欺骗督查组和群众的“假装治污”“表面治污”是现实版的“掩耳盗铃”,敷衍了事、蒙混过关骗得了自己,却难逃组织和群众雪亮的眼睛。

漂亮报告背后却是严重污染,说好的治污整改停滞不前,欺上瞒上、欲盖弥彰终究是纸包不住火。然而,被群众视为“笑话”的仅仅是恶臭水体披上“清澈见底”的外衣吗,想必不是。谎话连篇,说一套做一套,无视群众利益,除了污染环境,更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污染,生态环境修复已是困难重重,而要重塑地方政府公信力,更是难上加难。

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生态环境保护决不是喊喊口号,做做样子,甚至搞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关环保治污弄虚作假的行为,去年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也对多地提出了点名批评。在中央环保督查常态化,“铁腕治污”和绿色发展理念已成社会共识,环保治污满载人民美好生活的期望之下,以放水稀释和编造谎言来“完成任务”,扭曲的政绩观和形式主义问题依然严重。环保治污困难重重,历史和技术确是问题,但真正的影响还是少数地方政府和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作风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铁腕治污既是党和政府的职能职责,更是人民群众的期望,坚决打赢环保治污攻坚战,不仅需要地方政府端正态度,更需要党员干部强化作风,对环境污染视而不见、甚至包庇纵容,党纪国法的严惩或许会迟到,但决不会缺席。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委编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