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在严格执法中固化环境保护观念

[ 作者:天地人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11 录入:吴玲香 ]

生态环境部今日启动“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即“清废行动2018”,从全国抽调执法骨干力量组成150个组,对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倾倒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核实,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地方政府限期整改,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05-09 中国新闻网)

针对长江流域的污染问题,生态环保部开启了“清废行动2018”,对全流域的固体废物倾倒情况进行摸排,督促相当地方政府逗硬整改,构建母亲河绿色生态屏障。

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中,各级加大了环保法规的宣传力度,在环保部的严格督察中动真碰硬地处理了一批环境突出问题,在经济转型发展中培育了一批绿色环保产业,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环境质量逐年提升,城乡群众深受其益,调动了他们发展绿色产业的积极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正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生态环境保护伴随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需要有持久的恒心。然而面对环境保护严厉问责的利剑,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还在GDP增长与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上摇摆,甚至对一些企业如何逃脱上级的监管支招,甚至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上做两面人、玩两面派,如被查处或被 中央主流媒体曝光的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山西三维集团的违法排污、河南“污染园区”等问题。

环境保护要强化地方党政责任。要借鉴出台的首部党内安全生产法规的做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落实到地方党政一把手头上,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与其它工作一道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尤其要创新考核机制,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与干部评优、提拔相结合,让环保法长上牙齿。如贵州一名县委书记和一名副州长因治污不力,分别失去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评选资格和提拔资格,从而压实了党政干部环境保护的责任,促使茅台那样的税利大户成为治污典范。

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持续的明察暗访。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就要像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一样,派出一批有明察暗访督查组,深入实地开展督查,像原国家环保部那样,以特殊的“喝茶”“作业”,交出问题清单,督促地方政府列出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完成时限,在强化地方党政治理责任中不反弹。对反复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借助纪委监委和司法部门的力量,追究责任者的党纪法规责任,警示党员干部和群众自觉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盐亭县科技和商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