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2018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获悉,省卫计委将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从根本上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贵州日报 3月25日)
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精准扶贫的关键是要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现实中,因病、因残致贫是当前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拔掉因病致贫这一“贫根”,已然成为贫困地区一道现实而紧迫的扶贫难题。为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以“春风行动”为契机,通过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扶助配套衔接,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机制,促进健康扶贫向纵深发展。无疑,健康扶贫构筑了力阻因病致贫壁垒。
曾几何时“中病输掉一头牛,大病卖掉一栋楼;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客观描述了农村地区,由于疾病治疗花费高、报销低,使贫困家庭难以承受的情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更是在《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诚然,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以健康扶贫力阻因病致贫,是做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重点是贫困地区,难点在贫困人口。事实上,健康扶贫简单而言需做到:要让贫困地区的人口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进一步扩大大病专项免费救治病种范围,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签约健康管理,取消贫困人口经转诊住院起付线,完善深度贫困地区支持政策,对病老残弱等特定贫困人口实施专项扶助,因户因人落实保障措施完善“四重医疗保障”机制等。明确和加强健康扶贫的组织实施策略、将政策落实到位,让健康扶贫力激发内生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然,话又说回来,健康扶贫只能解一时之需,还得在健康扶贫同时,切实做到“精准治病”,分析因病致贫原因,如环境、水质等。得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防止传染病的蔓延与扩散宣传教育;得搞好疾病预防工作,将农村贫困地区多发、易发、常发的地方病治疗于潜伏阶段;得抓好农村卫生教育工作,推动农村卫生教育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得着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生产生活垃圾处理,最大限度保护好农村水源和空气。多管齐下,就能“用非常之力,竟非常之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扶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长期任务。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相信只要责任和担当务实、举措扎实,定能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决不让一个群众因病在全面小康进程中掉队。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