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笔者所在的乡镇发生一起家庭失火导致的农房火灾,当地乡村干部和群众纷纷参与救援,消防队也赶到现场,但农房依然被毁。虽然该房屋为正在准备拆除的土坯房,此次火灾并未造成严重损失,却引发笔者对乡镇应急管理工作一些思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是检验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是否落地的试金石。由于大量人力物力集中到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领域,党委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干部工作缺乏责任心等因素,乡镇应急管理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处于应付上级的状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火灾,远离县城和村组道路不便使消防救灾时间和有效性受到强烈限制,依靠村组群众自行开展有效救援是抢救群众生命财产的最佳途径,而建立有效可操作的应急预案是迅速开展好应急抢险的关键,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的一把利器。
农村火灾应急预案的关键内容是什么?灾害发生时如何响应,哪些人负责分析灾害严重性,哪些人指挥,哪些人负责上报信息,哪些农户连接抽水带,哪些农户负责连接抽水泵,哪些农户负责连接电源线;哪些人负责抢险物质管护并定期检查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应急预案无需花俏,明确人员、物质如何及时到位并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就是好预案。
除了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增加必要的经费预算和必需的物质储备,定期开展有针对性应急演练也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有效的响应、指挥、行动演练,才能确保灾害发生时人员到位,行动迅速,抢险有序。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还任重道远,务实、负责任、把握关键,方能见实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