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三板斧”为低保正本清源

[ 作者:彭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01 录入:实习编辑 ]

据湖南日报消息,今年来,会同县纪委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对公职人员家属违规领取低保资金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通过平台对数据情况进行“碰撞比对”,截至目前,共清退违规享受低保人员18947人,追缴国家公职人员家属违规领取的低保金230余万元。

无独有偶,据人民网2017年8月30日报道,2016年,重庆市通过核查取消低保资格6万余人,全年节约财政资金约1亿元;据央视新闻客户端2017年11月22日消息,云南省德宏州纪委对外公布了这起“陇川县民政局‘靠山吃山’塌方式违纪违规案”,56名干部职工中,有40名领导、干部职工及亲属违规享受城乡低保。湖南会同县、重庆全市、云南陇川县的案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享受了低保。报道的虽是三个省市的问题,其他地方也应该存在。

如何根治低保问题,近年来,自上而下一直在探索解决。笔者认为根治低保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处理得当的方法,挥好“三板斧”,低保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首先,各村(社区)严把低保准入门槛关,把那些不符合条件的“无情”地拒之门外,就不会有那么多后续问题。即使是由于上届村委(居委)干部把关不严,把一些不符合条件的纳入了低保,现届村委(居委)干部在每年或每次核对清除的时候,按上级文件要求严厉清退,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看别人享受低保而“眼红”。在低保资金的分配上,先调查确定名额后分配资金而不是先分配资金后定名额,就不会有那么的不符合条件的人“混进”低保队伍。村委(居委)清退不得力,不能解决问题,乡镇级政府就解决村委(居委)干部。县级纪委加大对惠民资金的监督力度,尤其对公职徇私舞弊的,发现一起通报一起、处理一起,形成震慑。

其次,像湖南省、重庆市那样利用大数据对比,对有车有房的、有营业执照的、有公积金的等进行调查处理,不符合条件的清除,让符合条件的光明正大的享受。加大低保领域监督,把不符合条件的逐年清除,逐渐减少低保人数,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再次,逐渐全面取消低保,将原用于低保的资金一部分用于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一部分用于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路、修桥,一部分用于增加60岁以上老人基本养老保险和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下子全部取消低保可能有些困难,最后遭殃的还是那些确实需要低保求助的困难群众。当务之急是清退那些不符合条件的。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刘营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