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解决留守难题关键是将群众放在心上

[ 作者:肖锦水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2 录入:实习编辑 ]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广西调研留守群体,实施动态摸底,进行精准服务;落实责任到人,加强部门协同,建立、完善留守人员管理系统;通过扩大社会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不断完善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人民网》11月21日)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部门群众的留守问题越来越引发社会的担忧。这一部分留守者,大多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普遍缺乏劳动力和经济基础,更多是缺乏爱与关怀,这也称为一个不稳定的社会因素。作为当地的党组织应当自觉承担起解决留守难题的责任,其根本是真正的将群众放在心上。

解决留守难题,要精细化群众的差别化需求上。对于儿童来说,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教育、安全等问题,还有性格培养、价值观树立以及快乐成长的问题。对于留守老人来说,是如何完善充实老年生活、提高文化娱乐、心理抚慰等方面的服务。而关爱农村留守妇女,涉及妇女生产、生活、健康机制,促进留守妇女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提升留守妇女的幸福感和安全度,还要帮助其实现个人价值。这就要细化留守群众的各种价值需要,将问题研判更加仔细。

解决留守难题,要在部门之间联合发力上。每个部门的责任分工不同,这就更要要构建一个综合的协调机构,厘清各部门职能职责,在留守群众的安全、户籍、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全面统筹,集中发力,逐步构建起各年龄段的留守群众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视”。

将群众放在心上是解决留守难题的根本。无论从操作层面怎么丰富,关键还得执行者,特别是当地的党员干部有责任和担当,真正的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起党支部的带头作用,发扬起党员干部的标杆效应,把党的关爱送到留守群众手中、心坎上;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逐步探索出适合当地的经济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新环境下农村留守人员的幸福长效管理机制。

(作者单位:成都市锦江区水井坊街道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