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由于受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农产品价格增长不多,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不多;农民打工收入也在增长,但是增幅有所减慢。怎么使农民收入增长有后劲是一个问题。要落实中央部署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扩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把这些资产确权量化到户、到人,盘活农村资产,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改革的红利。(人民网 9月30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7/10,能否保证农民稳定增收,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兴亡。在新时期,党如何做好稳定农民增收就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稳定农民增收,国家围绕四个层面来做工作:
一是稳定家庭经营收入的基本面。首先抓提质增效,把优质、绿色、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培育成品牌,使好产品再卖出好价钱;其次是抓节本增效,结合农业绿色发展,大力推广节水节药节肥节电节油技术,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人工、流通等成本;还有是抓规模增效,通过制定政策诱导,引导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来增加收入。
二是拓宽农业增收新渠道。把农业多功能价值发掘出来,不断转变更新农村人的观念,让更多的农民参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以此来保证农民有稳定的收入。
三是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积极落实中央部署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把农民的资产确权量化到户、到人,盘活农村资产,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分红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四是推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利用贫困地区山青水美污染少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把蔬菜、瓜果、茶叶、桑蚕、食用菌、中草药等等做成品牌,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通过四个层面的工作,达到“两个高于”的目标,即让农民收入的增幅高于GDP、高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幅。有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基,有十九大即将召开作出的惠民政策作保证,有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催促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无需质疑的。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福宝职业中学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