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是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把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选、育、管、用”多管齐下,着力解决后继乏人、能力不足、管理不严等突出问题,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基层“火车头”动力十足(9月26日人民网)。
“尚贤者,政之本也。”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水平和成效。基层党组织是为民服务的“操盘手”,基层党建始终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是攻克一切艰难险阻最有力的武器。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对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基层党建离不开“火车头”,要抓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关键少数”,让会干事、出成果的书记有动力、监督好,不断选好配强管好“领头雁”,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以“选”为立足点。“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干事创业,关键在人。一个村“三委”班子的整体素质高低、能力强弱,决定了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和谐水平。因此,选好村“两委”班子,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要选好、找准农村“当家人”,就要把那些符合条件的农村致富能人、热心人、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人才、回乡大中专毕业生选拔出来,充实到党员队伍中;推选责任心强、威望高、有市场经济头脑、熟悉农村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干部为支部书记,把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好,让群众心中的“当家人”带领群众发展农村、建设农村、富裕农村。
以“育”为关键点。要不断给农村基层“领头雁”充电,加油。一方面,加强对群众观念、群众工作方法和政策法律法规的培训,使党员干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民主和法制观念,在处理群众工作、完成任务、解决各类问题时,都能严格依法办事,切忌一刀切和瞎指挥。另一方面,强化业务培训、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不断开拓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视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引导基层干部在带领群众发展农业和农业经济中,善于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
以“管”为落脚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干部虽然不是“官”,但权力不小。这支队伍是否勤政廉洁,事关党在基层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要建立健全村务监督机制,认真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村(社区)村(居)务公开,加强村(社区)干部工作监督。制度之“笼”造起来了,更要落实好、执行好、监督好,适应农村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努力加以完善,强化监督和责任追究,进一步发挥村民自治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营造风清气正的村风民风。
俗话说“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党支部”。好的党组织,团结性高,战斗力强,带头作用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好,为人民服务能力强。这就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道理所在,所以只有抓好“领头雁”,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才能发挥出来,从而才能将全体党员的作用发挥到位,进而形成“点带线,线成面”的大好局面。
(作者地址:四川省三台县潼川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