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把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作者:冯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28 录入:吴玲香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微权力”看似不大,实则一头连着政策,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涉群众的切身利益。“小微权力”一旦“越轨”,腐败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带给群众的痛感更直接、更强烈。

铁规严律之下,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的思想自觉尚未完全形成,依旧存在蚕食群众利益的“歪主意”、算错的“群众账”,掏空心思“玩花样”、变着法子“耍手段”等“小微权力”腐败性问题。对各项补贴资金克扣冒领、侵吞私占,或对群众利益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或以权谋私、作风虚浮等等。这些泛泛而生的作风问题同样需要猛药去疴、重拳出击,从快查处、从严惩治,被关进制度清单的“笼子”。

基层的“小苍蝇”、“小蝼蚁”,手中之权微乎其微、贪占金额更是微不足道,然而“苍蝇”、“蝼蚁”虽小,同样关系人心向背;权力虽微,依然关乎公平公信;基层虽低,更加影响执政根基。防漏一个,会损害一方群众利益;疏忽一时,必带坏一地风气。

制度建设与社会综合治理的同步防治。切实把“小微权力”关进制度清单的“笼子”里,一张清单管好“为权力”,并真正管住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财权、事权,让基层政务也在阳光下进行,上级可管理,群众能监督,做到厘权清单化、用权程序化、监权制度化。

同时,继续完善惠农资金和农村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完善惠农资金管理,建立惠农资金网上监管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惠农资金日常发放流程,加大支农惠农专项补贴的公示力度,加强惠农支农事项的政策宣传;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的信息直通机制,不定期对大额专项资金的收支、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审计检查,防止克扣或弄虚作假;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开展清理核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明确产权,提升监管透明度,打造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作者地址:四川北川陈家坝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