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今年以来,省纪委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188件,处分218人。对胆敢动扶贫资金财物“奶酪”的精准发力、严肃查处,不仅增添了群众的获得感,更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纪律保障。(人民网 2017年8月11日)
扶贫开发是党的事业,是人民的利益,把扶贫开发工作推向纵深发展是每一位扶贫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的义务,也是监督执纪必须重点关注的地方。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形势下,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行动意义重大、正当其时。
日前,据中央纪检监察部网站披露,在江苏省盱眙县,近年来查处了不少优亲厚友的问题,甚至一个镇子里同一时间段发生数起类似案件。其中较多涉及危房改造、低保申领、项目申报中的违规操作。比如说,扶贫资金拨下来了,被分配给了不符合条件的亲朋好友;又比如说,低保名单里,加上了老婆孩子的大名;再比如说,扶贫项目,资助的都是好兄弟老朋友……凡此种种行为,无一不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更有一些“蝇贪”,时时刻刻盯着低保金不放,甚至还一些“蝇贪”认为叮咬低保金、扶贫金等是为了“不浪费”,真是令人发指。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扶贫领域绝不是监督执纪的禁区,如庸懒散浮拖、“微腐败”等问题在扶贫领域同样存在,这不仅严重影响着党和国家的形象,更直接的伤害到人民的利益。如不及时解决、遏制势头蔓延,必将影响整个扶贫开发工程,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最终影响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明代政治家钱琦在《钱公良测语》中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须自成”。党的十八大以来,无数的事实警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应该严格自律做表率,严格执纪带队伍,才能释放正能量、凝聚人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必须切实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唯如此,才能确保扶贫资金使用更精准、更到位,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攻坚克难,破浪前行,把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落地落实。
(作者单位:涪城区朝阳社区卫生服务站)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