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有篇《过度管理,卸磨杀驴》的文章传得很火,细细读来,笔者感觉与文中“埋头拉磨的驴”同病相怜。身为基层干部,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日趋复杂的工作形势和日渐增大的工作责任,感觉“压力山大”,“好毛驴就要死在磨边”言犹在耳。我国深化改革N多年,感觉有的东西却越改越多了。
笔者粗略计算,一个县有县级部门(单位、办)近百个,而一个乡镇大的人员编制五十余个、小的十来个,一人应付二个部门(单位、办)都不够。据一个乡党政办公室统计,去年一年收文3300余份,平均每个工作日20个,还别说没发文的通知,如果全按文件做,“5+2”“白+黑”都不够,只能废寝忘食、不眠不休。绝大部分乡镇“一把手”都不知道自己担任了多少个领导小组组长、签订了多少份责任书、签发了多少工作方案。一个考核文件洋洋洒洒上万字,考核内容上百项,每项都有目标有要求有分值。分类之精细,覆盖之全面,不亚于任何大型企业。政务之事,真需其细吗?
兵法有云:“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古有东吴大将丁奉率三千兵丁急占徐塘,丢盔卸甲大破魏军。近有“旋风司令”韩先楚奇袭威远堡,一夜急行120公里,全歼国民党116师。无不是轻装上阵,抢占先机,而创造奇迹。我国正处在决胜“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抢占先机尤为重要。基层党委政府是一线“战斗部队”,如果他们沉溺于案牍劳形,疲于文山会海,奔于督查检查考核,试问又有多少精力去保民生解民忧,去打赢脱贫攻坚、深化改革、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等重大战役,去奔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战场。
大道至简。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采访时提出,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烹小鲜不可扰,治大国不可烦。烦则人劳,扰则鱼溃。我们改革不宜翻来覆去,不能动辄扰民,更不能以服务战斗力为旗号,堂而皇之胡乱作为。给基层“减负”为主的改革刻不容缓,只有“埋头拉磨的驴”越来越多,磨出的面才越多,质量才越高,才能真正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胃口”需要。
(作者系四川省三台县玉林乡干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