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前,好逸恶劳,“我穷我有理”“我穷我怕谁”一度成为湖北鹤峰农村的流行时尚。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鹤峰向以“等靠要”为主要特征的“素质贫困”宣战,挖掉精神贫困之根。仅用4年,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风气为之一变,农村“群星”涌现,由“精神洼地”成长为“精神高地”,推动扶贫进入快车道。(6月14日新华网)
曾经的鹤峰,山大人稀交通闭塞,是“八七”特困区,但是近几年却出现了罕见的农村“群星现象”。记者了解到,鹤峰县涌现了一批批时代楷模,他们或是一个简单的教师,或是手握法规的法治人员,亦或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他们都是鹤峰的新形象。精神的传递,无限的的放大,他们熟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们深知精神的脱贫与精准脱贫的重要性,他们知道真的摒除穷根只有找的穷的根在哪里,才能真正的拔掉它。
扶贫,不单单只是解决一时的经济问题,精准扶贫为的是去除贫困,开辟一条致富之路。扶贫,从“素质扶贫”开始,改变村民的素质,去除封建传统思想,脱贫是一条共同走得路,一条坎坷的道路需要的是民与民的团结和官与民的团结。普及“美、礼、和、德”,提高村民的本身素质,接受素质教育、改掉自身陋习,意识到脱贫的重要性,提升官的素质,尽职尽责干实事。
脱贫的主体是民,自身意识的提高,当文明深入民心。脱贫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官的职责是宣传文明知识,注重精神脱贫,只有意识的改变,才是长久之道。根正苗才会红,精神是根,致富之路才会越走越宽。精神是真正脱贫的保障,脱贫只有拥有正确的思想,掌握正确的道路才会开辟一条真正的致富之路。只有拥有自己的路,才会走得更踏实,所以从精神开始脱贫去穷根。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