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目前,我国的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正处在关键阶段,在经济下行、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下降,财政支出刚性增长,保民生、保重点、保运转的压力增大,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如何加强统筹财政资金,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组合拳使用效果,是解决财政困难的有效办法。
近几年地方财政支出扩张势头迅猛。以湖北为例,去年地方全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达到6500亿元,但是各种财政专项支出支离破碎。固定化,项目化,支出结构无法调整,难以发挥财政资金的效果,
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提出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原则: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避免资金使用“碎片化”,盘活各领域“沉睡”的财政资金,把“零钱”化为“整钱”,统筹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增加资金有效供给,是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用足用活积极财政政策的关键举措。
湖北省宜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实际,2016年组织专班,制订了财政各项资金编制整合规划,除了各种民生补贴包括救灾资金,特殊用途资金、国家补贴到农民个人的资金以外的各种财政资金都纳入到了统筹范围。首先对各类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出了600项,共有资金总额129亿元。搞清了底数,发现了大量财政资金是固定化,破碎化的模式,在此基础上,他们建立了二个平台:现代农业园区整合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实行统一组织管理,统一监督管理,统一报账管理,统一管护管理。明确了五类统筹:一是低保五保政策类资金,二是扶贫专项类资金,三是基础设施类资金,四是产业发展类项目资金,五是教育帮扶类项目资金。
通过统筹财政资金,2016年全市统筹财政专项资金63174万元,波及市直18个单位。实现了财政资金管理机制的创新,转变了部门职能,形成了工作全力。实现了财政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了资金使用效果。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拓宽了资金渠道。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目标打下了基础。
作者单位: 傅光明,湖北省财政厅 付博文,湖北省麻城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