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叶一剑:县域新崛起

[ 作者:叶一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351 更新时间:2017-01-31 录入:19 ]

这个,在中国的历史上,其实一直有一个说法,叫“郡县治则天下安”。其实在对中国目前的改革和发展过程来看,这一阶段,可能好像大家在县域的空间里边来思考中国的问题是有点式微的这种迹象,但是我们认为,在对于中国县域的关注今天依然非常重要。

我的一个也算是一个亦师亦友的一个朋友吧,就是河北的史玉强先生,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掘金燕赵》,他其实在这本书里面呢,是把他之前工作这么多年的过程中来走访到的,或者说梳理到的,河北的一百个县域的特色产业的一个呈现,那么在这些特色产业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包括知名度比较高的,像曲阳的石雕,还有这个白沟的箱包产业,这个还有其它的,安国的药材,中药材,可能在这个行业领域都是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基本上每一个县,经过它长期的一个积累,都有一个自己的独特的这种资源。

而且这个基于这样的一个资源呢,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但是比较遗憾的是什么,这些原有的产业基础,可能已经很难适应今天的整个的全球的产业链,那么我们在这个时间节点呢去思考它,可能就需要找到这样的一个产业集群它接下来将往哪个方向走,如果是颠覆掉的话,我想这可能对于中国经济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打击,但是如果说能够获得重塑的话,我想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重要的一个转折点,那么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我觉得有两个维度可能在今天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第一个维度呢就是这些县域它怎么样才能参与到全球的产业重构里面,这里面我想有一个案例,是这几年比较火爆的一个案例,就是固安,当年呢华夏幸福就是做产业新城,他们介入到这个县里面以后呢,就在这个地方做了将近十几年的不断的资源导入,当时固安的一个对外的宣传里面用了一个词,叫北京向南50公里,那么它这个,为什么用这个用这样的一个宣传语呢,那么固安呢,它就找到了这个北京,就是说它的资源配置必须要依托于一个大的城市才能完成。

那么发展到十年以后,我们再去看,其实今天通过华夏幸福这样的一个企业以及它全球的资源配置的网络,在这个地方每天发生的交流,或者说它的产业的对话,其实都是世界级的,或者说我们开玩笑讲,可能这个地方,它离硅谷离德国离北欧甚至于说离日韩,比中关村还要近,所以这就是给我们提示说,在今天的大交通和互联网的时代,其实每一个点,每一个小县域,以前很不起眼的边缘地区,它其实都可以完成与世界的对话,但是它必须要有一个市场的导入机制可能才能完成。

另外一个维度呢,也是我的另外一个朋友,操盘大西单大悦城的叫高建英先生,他之前把西单大悦城做的很好,后来呢,他就出国待了几年,然后遍访全世界的,这个商业综合体的发展,现在说是前年了,他在这个河北的怀来,也是一个县,然后那个县呢,以前也是一个很贫穷的地方,就做了一个新的商业综合体30万平,叫万悦广场。

那么当时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有一个很核心的思路,就是我们认为说,在中国的县域,它有着大量的人口,有一个巨大的消费潜力,但是这个消费潜力呢,以前层次也是比较低的,那么在我们认为在新的这种环境之下,其实如果说你能够用去用一个更大的资金规模,更完善的一种服务,来去在这个地方营造一个,比较高端的甚至于说和一线城市,和全球的这样的商业综合体,同等级的一个消费平台的话,我们认为在这个地方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所以说呢,才做了这样的一个额,应该说代表了供给侧改革的这样的一个思路下一个新的产品。

所以说这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说我们在理解新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时候,其实一方面它需要与全球进行对话,需要对话,它就需要平台,那么平台的话,我们认为可能就需要外部的这个带有更高视野的这种精英的回归,来去完成它的这个平台的搭建,那剩下的我们可能就需要用一系列的产品,来去完成它的资源导入。

我说这些可能都是比较特殊的例子,其实我们现在最近,我们也频繁地发现,中国的很多的县政府,其实是非常困难,甚至于说面临着这个叫工资都发不下来的情况,就是我们走访了很多县以后发现,他们这个就是很缺少人才,但是,一切的前提都是必须要有非常好的人才能够走到这里去。

所以说接下来我想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从怎么样能够吸纳更综合的高质量的人才去重新建构自己的治理能力、治理体系、自己的环境、自己的城市等等,这才是中国实现所谓的县域新崛起的必经之路,也是必须要完成的这一步的跳跃,不然的话,可能不但没有县域的新崛起,还可能迎来县域的崩塌式的这样的一个危机。

作者简介: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以“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的研究态度,践行行走、思考、写作、阅读、对话“五位一体”的治学路径,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文旅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以实现对时代变革的记录和思考。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微信号 乡愁里的中国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