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2025年5月26日 星期一

叶金福:村干部脱农现象亟须整治

[ 作者:叶金福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461 更新时间:2017-01-05 录入:实习编辑 ]

近日下乡,听一位乡亲反映,他所在村的几名村干部,都是白天在城里做生意,晚上才回到村里处理一些村民的事务。对此,许多村民都很有意见。笔者以为,这种村干部“脱农”现象,应该引起上级的高度重视,亟须予以整治。

村干部虽然“官小”,但也是“官员”。无论官职大小,都应身在其位,为民谋利。尤其是村干部,每天都要与村民生活在一起,村民有什么需求,有什么困难,农村如何加快发展等等,更要心知肚明,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深入群众,为村民多办好事、多办实事。如此,才能赢得广大村民的拥护和爱戴。

但现实生活中,一些村干部当选后,就把原先对群众的“许诺”抛之脑后,只想着自己如何发家致富,或在家里独自搞家庭经济创收,甚或到城里开店做生意,对于村里的大小事务,要么不管不问,要么“蜻蜓点水”,村民们很多急办、想办的事,却因为找不到村干部而不得不被搁置一边。对这样的村干部,村民们能不牢骚满腹!

本来,作为一名村官,首先应该牢记自己的职责所在,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哪里有困难,哪些有问题,应当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让村民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同时,村干部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但自己发家致富,更要带领村民一起脱贫致富,共奔小康路。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村民的赞誉和肯定。

当然,要防止村官“脱农”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应加大对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通过监管、考核等形式,促使广大村干部把“心”留在村里,真心实意地为村民做一些好事和实事。另一方面应加大对那些肆意“脱农”的村干部的教育和整治,制定相应的惩处机制,并通过诫勉谈话等方式,强迫他们“回归”岗位。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脱农”村干部,该曝光的曝光,该处罚的处罚,该免职的免职,以严肃党纪政纪,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村干部队伍。

总之,村干部“脱农”现象危害很大,亟须整治,刻不容缓。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陕西日报 2017-01-03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