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汪春阳:建设新农村需培育新农民

[ 作者:汪春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09 录入:实习编辑 ]

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计划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到2020年全省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达到100万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农村建设进入关键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变得十分必要。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走向职业化,实属应有之举。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破解“谁来种地”的抓手。长期以来,农村一部分青年考上大学进城念书,毕业后多数留在了城里;一部分青年有些文化素质,或有一技之长,也到城里去谋一席之地……,农村务农人员“兼业化”、老龄化问题突出,后备劳动力出现不想务农、不爱务农、不会务农的困境。再者,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资源硬约束的“地板”日益趋紧,谁来经营农村,谁来发展农村成为隐忧。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瓶颈、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的必由之路。

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是帮助农民实现小康梦的重大举措。随着土地的流转集中,政府补贴力度的加大,城乡收入差别的缩小,再加上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带着在外打工的积蓄、技能,带着改变家乡面貌的一腔热情,带着依靠自己的努力与奋斗改变命运的满腔热情,选择回乡创业,希望能够在土地上做出一番事业,希望能在家对父母尽孝、对孩子尽到教养责任。把农民工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就是在帮助农民实现小康,这是中央对各级政府的要求,也是应尽的责任。

当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涉及众多相关影响因素的系统工程,必须有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引领。要因时因地因情而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避免出现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欠精准缺配套、重数量规模轻质量效益等倾向。河南省出台的《意见》中也指出,要坚持分类施策,实行生产经营型分产业、职业经理人分行业、专业技能型按工种、专业服务型按岗位的分类精准教育培训。我们相信,只要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就能够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农村必将成为实现梦想的乐园。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平武龙安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