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毛建国:农转非可不放弃土地应有政策确认

[ 作者:毛建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22 录入:实习编辑 ]

9月19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根据意见,北京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在内已经有30个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各地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9月20日《新京报》)

没有人的城镇化,就没有真正的城镇化。如果农转非以放弃土地为条件,加之农转非的益处并没有明显表现出来,可以想象,农民会有多大的自觉自愿?揆诸现实,不肯放弃固有的承包地,是很多农民不愿意农转非,也是很多地方城镇化推进不力的重要原因。欣慰的是,在现实中,很多地方都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不放弃土地的诉求,允许农民带着土地进城。这种政策创新,对于城镇化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但是,置之于更大视野,这毕竟只是习惯做法,并没有得到政策层面的权威认可,农民还是心有忐忑,对于进城还是心存犹豫。他们担心“土政策“抗不过”大政策”,忧虑新政策出来后,这一习惯做法得不到政策层面的承认,到时人到城里了而地却成为“别人家的地”。从历史经验来看,农民对于政策有着天生的敬畏感和亲近感,对他们来说,“天大地大不如政策大”,只有看到政策才会吃下“定心丸”。否则就会徘徊不定,不敢坚定向前。

鉴此,当前很有必要加大制度供给。换而言之,农转非可不放弃土地应有政策确认。假若有相关政策出台,认可农民可以带着土地转身,也就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他们就会认可和响应户籍改革。倘若始终看不到政策出台,他们对于户籍改革就没有认同感。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现在好多人认为农民失了身份就会失地,其实不是这样,居民制度不是剥夺农民的财产,而是给予农民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待遇。但这一切,不能只是停留在专家层面,而是要讲给农民听,要通过政策供给让他们安心转身。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华商报 2016-09-21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