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肖萧:为何房屋拆迁事故频繁上演

[ 作者:肖萧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12 录入:实习编辑 ]

江苏沛县一旧城改造项目现场,该项目涉及拆迁户1600余户,房屋面积约22万平方米,拆迁方在事先没有告知的情况下,对其两间沿街门市房进行拆除,瘫痪多年的奶奶仍在房内,年过九旬老人在房屋拆迁过程中被埋身亡。目前,涉事拆迁公司挖掘机作业人员陶某已被警方控制。(人民网,2016年9月8日)

近几年,在房屋征地拆迁项目中,强拆、强铲、强占事故频频发生,暴力事件、人员伤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与黑社会勾结,进行强制、野蛮式征地拆迁。2013年1月,黑龙江肇东市肇东镇东越村刘八虎屯村民因为拆迁问题,与当地执法局和拆迁指挥部发生群体冲突事件,造成一名70岁老人死亡;2014年6月11日,北京市某拆迁公司员工为了让拆迁户签协议,强行闯入拆迁户徐某和郝某家中,引发肢体冲突,造成两人受伤。2015年太原发生一起拆迁楼房倒塌事故造成一人死亡;2016年4月盐城市女子旅游归来家中三层小楼被拆,只剩下一片废墟;2016年4月海口市暴力强拆,当地村民与拆迁队伍发生大规模冲突,妇孺被打……

当前,全国各地征地拆迁事故频频上演,暴力拆迁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拆迁各方的利益冲突,地方政府、开发商、拆迁户为利益进行多方博弈,但拆迁户往往作为弱势群体,在拆迁补助资金方面缺少话语权,从而矛盾冲突越演越烈;另一方面是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与拆迁居民缺乏有效沟通,尤其是某些基层干部,遇到棘手事往后躲、往后退,或者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官本位思想严重,往往让原本简单的事变成一发不可收的大事件。

此外,我国也缺乏相关拆迁法律法规,为弥补这方面空白,近几年我过也陆续出台相关法规,2011年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拆迁”被“征收”取代,明确规定开发商没有主体参与权,政府部门没有行政强拆权;2011年5月16日国土资源部下发防止强征强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但到目前为止,在各个地方仍有暴力强拆、征地拆迁中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就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出现征地拆迁因利益冲突发生矛盾的情况,不可避免,但同样的事件发生太多,群众反应过于强烈,不得不引人反思、思考,到底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继续上演?

首先,加快征地拆迁立法进程。尽管出台了相关的法规,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我国的拆迁立法不足,尤其对于农村集体土地方面,缺少法律法规,农民的利益无法保障,应积极制定相关法律,加快立法进程。其次,严格要求政府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相关政府机构、领导干部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格按照责任清单办事,保障老百姓的利益,加强与群众沟通,以文明方式解决问题,规范拆迁行为。再次,增强群众教育宣传力度。对于拆迁缘由、拆迁补助方案、拆迁法律法规方面对群众进行宣传、讲解、沟通,争取百姓的最大支持,同时也要做到真正“透明”的拆迁方案,“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最后,加大监督机构的作用。启动司法部门监督、媒体监督、群众监督,在无数双眼睛在监督下,希望恶性拆迁事故不在发生,不在有人在这类事件中失去宝贵的生命。

作者单位:北川环保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