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2日,刚刚卸任安徽省涡阳县高公镇党委副书记的刘亚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辞世,涡阳县上百名乡镇干部和群众,自发前来参加他的追悼会,为他送行。刘亚扎根基层27年,常年坚守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始终是乡亲们致富路上的带头人,在短短的48年光阴里,他花大半时间造福了一方百姓。(7月7日《人民日报》)
从政为官者,要从最美基层干部刘亚身上学习他“始终不忘初心,不求当大官,只求多办事”的奉献精神,细细品读刘亚身上的“干事情怀”,既要想干事、会干事,最终还要能干成事。
静下心,沉下身——想干事。不论在何岗位,在何环境,从政为官者,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能够静的下心,沉的下身,要有想干出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刘亚同志在基层一干就是27年,一心想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刘亚也遇到几次提拔的机会,但是他说自己是学农业出身,还是农村工作更适合自己。当官不是只为往上爬,知有所长,心甘情愿在农村基层践行所学,奉献一生。如此朴实的从政理念,是真正把“人民利益至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反观当下,一些党员干部心思不放在千方百计为群众谋福利上,而是把精神头花在想方设法“往上走”的功名上;“不看群众脸色,只看领导眼色”,一门心思研究从政为官的“权术”,却甚少思考如何做好群众的贴心人、致富的领路人,这是“跑偏”的从政之道、为官之要,当引以为戒。
既‘走心’,又‘走路’——会干事。群众路线贵在践行,不是光喊口号做表面文章,从政为官定要会做群众工作,有足够的细心、耐心、恒心和信心,在学习、实践和总结中学会如何干事创业。刘亚对村民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有困难就找我”,这是对群众“走心”的承诺,把群众的事当事,不忘为官之本,还有面对困难问题时由内而外的自信和底气,这也是广大党员干部谋事创业的必要条件;还要“张得开嘴,迈得开腿”,多到群众中走动。“会干事”主要体现在工作方法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刘亚干工作有他自己的“秘密武器”,当遇到困难时,就下去与农民聊聊。从政为官者在制定政策时不是坐而论道,更不是“拍桌子”、“摸后脑勺”做决定,而是要集思广益,征求多方意见建议,必须多“走路”,走出办公室,走在生产第一线,走进群众,及时掌握群众所想、所需、所盼,才能避免“短命政策”的出现,既是对党和国家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当行之效之。
解民忧、得民心——干成事。“天大地大,老百姓的事最大。”干成事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刘亚做事情的第一步就是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然后就是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以他去高公镇几个月全镇新打机井超过前10多年的总和;狠抓作风建设,使干群关系越来越顺;带头规划调研,把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的“废地”变成远近闻名的“吨粮田”……这些都是刘亚干成的事,深得民心。相比较而言,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作为”,认为“干多错多,不干不错”,乐做“太平官”,甚至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还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和利己主义作祟,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人民为我服务”,把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变成“鱼肉关系”,全然不顾群众期望、不问百姓疾苦,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使干群关系紧张,与从政为官的初衷背道而驰,岂能干成事,更何谈民心所向。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文化广电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