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潘成龙:莫让作秀演成灾

[ 作者:潘成龙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24 录入:实习编辑 ]

云南昭通供电局在其微信公众平台“昭通供电”中,发布了一则题为“灾情就是命令,彝良多地山洪肆掠,彝良供电公司紧急响应”的抗洪救灾报道,配有一张照片,图说“电力公司员工背着行动不便的老百姓转移到安全地方”。随即有网友指出,照片中背人者系彝良供电公司一名吴姓经理,而背上的,则是彝良当地交通局一名李姓助理工程师。昭通供电局发布致歉信称,照片系宣传人员误发,已对当事人提出批评教育,并向社会公开致歉。(新京报6月23日)

姑且不论发布“背受灾群众转移”救灾宣传照的初衷,是失误,还是别有用心,就网友抓住“洁白的袜子”、“一尘不染的运动鞋”的细节,全都脑洞大开欲还原事件真相,并在网络上大喷口水,不仅给抢险救灾带来了负面影响,还损害了党在群众的形象,甚至有可能让这种“作秀”行为演变成一场“灾难”。

“作秀”背后,剑指作风建设。可以看出,此类党员干部放松了党性修养,未能对“四风”问题整改透彻,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习惯高高在上当“官老爷”,不愿意俯首甘为“老黄牛”,不关心群众疾苦,不作为就罢了,还要肆意妄为。曾记得,鲁甸地震,在废墟瓦砾中,众志成城,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画面。每个党员就是一面党旗,广大党员干部高举党旗,为群众解危排难,在危难中冲锋在前,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此类“作秀”式的救灾,绝不能放任。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引以为戒。不论是平时,还是抢险救灾关键时刻,都要始终忠诚于组织、忠诚于人民,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群众掏出真心、倾注真情,真正做到民所呼我有所应,民用所需我有所为,从而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务必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自觉学、主动学,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从严治家,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在“十三五”规划开局起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作者单位:云南省云龙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