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政策的层面来看,关于绿色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有着充分的顶层设计。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2015年4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新五化”,诸多政策方针的提出都为美丽乡村绿色发展给予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发展是绿色的基础绿色是发展的目标
强调绿色发展主要是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绿色发展的内涵主要在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指出:“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如果对绿色发展理念作进一步解释,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发展”是绿色的基础,“绿色”是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的结果。可以想象,没有发展、没有财富积累,就会面临捧着“绿色金饭碗讨饭吃”的问题,更会出现“贫困—砍柴烧—生态退化—更贫困”的恶性循环。
绿色发展理念包含着多个层次的概念,主要包括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及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体现。生产方式绿色化要求国民经济绿色化,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的方式发展经济。生活方式绿色化则是注重消费方式,消费是绿色发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包括发改委、环保部都出台过多份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文件。绿色发展也是一种文化,我国古代就有“三月不打鸟”的说法,佛教中有“不杀生”的戒律,这些文化理念也为我国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落脚点
就美丽乡村建设而言,个人认为,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落脚点。美丽中国建设有三大要素,即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国各地区农村发展差距仍旧很大,学会“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应该成为像甘肃这样的省份在区域经济发展、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转型思路。
所以,可以说经济繁荣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也是美丽乡村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美丽乡村建设强调“一村一品”,村落的品貌一定要好,更要有特色。当前,如何避免因为市场价格波动而影响到农民收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地区在乡村经济发展方面探索出了“公司+农户+深加工”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借助公司投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资金支持,农民在公司从事深加工工作获得了稳定收入,生活水平整体得到了提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农村经济发展要让好东西卖出好价钱,新兴的农村电商就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转变。
在发展产业中,旅游是富民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成为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分散的美丽乡村与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借助当前生态旅游、休闲、养老产业的升级发展机遇,为旅游产业提供最佳的目的地选择。如何用好当地的资源,最大程度地展开宣传,讲好故事,给人留以想象空间,让人们愿意来旅游、来养老,应该是当前甘肃发展旅游产业、建设美丽乡村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
循环经济是一种多赢的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循环经济的思想融合了东方哲学的智慧。《周易》中提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天地生万物。”使日月经天以久,江河行地以远,万物生生不息,子孙繁衍、社会可持续发展。《道德经》的“道法自然”思想,即指人的活动要效法自然规律。
甘肃是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循环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吃干榨净、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改变传统的大量开采、大量生产、大量排放的“资源—产品—废弃”的线性增长模式,按“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过程耦合”和“资源共享”等关系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从关注交换价值转向关注使用价值,形成“资源—产品—废弃—再生资源”的集约型增长模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发展模式,就是要用发展产业的办法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矛盾。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使污染物排放,还能形成产业,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传统的线性的增长转向循环型的增长,从粗放型的增长转向集约型的增长,从依赖自然资源的增长转向依赖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增长,从重视发展的数量转向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重视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可持续性是一种多赢的发展。
到底美丽乡村建设该走向何方?就目前来看,个人认为主要还是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顺应国际潮流,强调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趋势,对中国而言更是必须要贯彻落实的国策;其次,要用好国家政策,美丽乡村是一个空间问题,建议甘肃各县区的书记、县长、区长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当然,首先要用好农业政策,特别是近年来的精准扶贫政策;再次,要发挥比较优势;第四,要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例如反季蔬菜、有机蔬菜的培育就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第五,要创新商业模式,解决“钱从哪里来,投向哪里去”的问题,捅破“好项目没有钱”与“有钱没有好项目”之间的这层窗户纸。总之,美丽乡村建设路在脚下,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坚持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让美丽乡村汲取更多的养料,让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携手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
(本文根据作者论坛主旨发言及相关著作整理)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每日甘肃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