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粟周溥:加强智力扶贫,提高群众致富能力

[ 作者:粟周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03 录入:实习编辑 ]

常言道,扶贫先扶智。说到先扶智,培养贫困农户的“自身造血功能”,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以为,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加大产业开发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有效推进他们脱贫进程,对于贫困群众快速脱贫致富具有良好的效果。 

1.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的主阵地作用,做好远程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定期组织农民群众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确保农民群众进得来、坐得住、学得会、用得上、有实效。争取让每一户农村家庭都能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努力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要推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发挥好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可通过实施“党员关怀”等工程,并利用“一户一技能”等活动培养“党员科技示范带”,通过建立党员领导和技术人员联系示范村、示范基地、示范户等方式,积极办好示范样板。各乡镇要结合自身实际,依托“一户一技能”等培训基地,每年对农村党员群众进行定期全面培训,将本地农作物养殖、畜禽养殖、民族手工艺等实用技术对广大党员群众推广。

3.加大经费投入和帮扶力度。要严格按照“政府补助、部门帮扶、社会赞助、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筹集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经费保障。同时,帮扶部门要加大帮扶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并严格执行,充分发挥帮扶作用。

4.加大特色产业开发力度。各乡镇要结合实际,以特色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新型工业为重点,培育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的产业,通过产业发展扩大群众就业渠道,通过就业实践开阔群众视野,培养群众实用技能,增强他们发展致富的能力和信心。比如,民族风情基础较好的乡镇,可以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制作为重点,建立一批民族服饰、首饰制作加工销售特色村;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可以乡村旅游服务为重点,充分利用山水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乡村生态观光为主要形式,建立一批旅游服务村。

作者地址:贵州省天柱县高酿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