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孔令刚:围绕主线深化新时期农村改革

[ 作者:孔令刚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0 录入:王惠敏 ]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深刻揭示了重农固本的全局意义;“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指明了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目标;“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农村改革的顶层设计指明了方向。围绕农村改革主线,强化新时期农村改革的顶层设计并贯彻落实至关重要。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从安徽开始,“大包干”被习近平总书记赞为“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安徽农村改革的经验被推广提升,逐步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此后党中央从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各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

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根本性问题,进入改革“深水区”,要防止在这一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就必须依靠和坚持正确的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制度政策设计,一是要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强化家庭承包经营权;二是要重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三是要开辟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从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入手,实行土地农民所有,完善家庭承包经营权,必须明确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民,决策权和收益权在农户。

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在产权这个根本问题上有所突破。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是农村改革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和顶层设计。安徽是全国最早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的省份之一,从2008年开始,就以村为单位率先开展了试点工作。 2014年2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会议,选择在20个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区)全面开展试点工作,标志着试点工作由点上探索进入整县推开、扩面试点的新阶段。 2014年3月,安徽省与山东、四川两省被国家确定为3个整省推进试点省。省委、省政府把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计颁证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20个农村改革试点县(区)启动整县推进试点,当年被批准为全国3个整省推动试点省之一。自此省委、省政府坚持统筹部署,高位推进,强化督查,试点工作整体进展平衡有序。至年底,首批20个县(区)已完成确权登记工作,陆续进入颁证阶段。2015年安徽全省土地确权基本结束,并开始率先颁发土地证,确认农户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各方面权利,强化了对土地承包经营的物权保护。2016年4月安徽省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2016年为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攻坚年,要求按照方案明确的时间节点,全力推进集中攻坚,确保2016年内基本完成在全国承担的试点任务。

在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这“三条底线”。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土地制度改革涉及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制度。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土地的公有性质。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是促进农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制度保障。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中,要防止一些人以搞农业的名义到农村大量租赁土地后搞非农建设、搞“非粮化”、侵犯农民利益、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行为,对此要加强制度性安排。对资本下乡以及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要严格把好耕地保护关,严禁一些人以改革之名行占用耕地之实,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的发生,建立起规范、管用的准入和监管制度,扎好防范风险的“篱笆”。二是坚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保护和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是党正确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本准则。深化农村改革,必须把增进农民福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坚持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依法保障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平等就业权、公平受教育权以及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绝不能忘掉农民的冷暖,绝不能侵犯农民的合法权益,绝不能违背农民的意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们党农村政策的重要基石。对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和经验,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经济体制具有基础性意义。以稳定农村家庭经营基本制度的土地确权制度改革,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落实;有利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有利于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安徽日报 2016-05-16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