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人社部出台新规向“奇葩证明”出击值得点赞
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加强和改进人力和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的意见。意见提出,各级人社部门要对办理公共服务事项所需证明材料和手续进行全面清理,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原则上予以取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与群众息息相关,做得好不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更直接影响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盘点史上出现过的,诸如“证明我是我”,“证明我妈是我妈”之类的奇葩证明,无一不让人哭笑不得。一边是工作人员认为“照片与真人有差异”的质疑和必须要出具证明才能办理业务的无奈,另一边却是办事群众百口莫辩难说清的尴尬着急,以及跑破腿去证明去盖章的麻烦辛苦。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因责任心使然而谨慎对待办理业务我们无可厚非。但笔者认为,这种无奈的背后,却更多的体现出政府公共服务流程的不健全不完善以及各地各部门间信息的不共享不充分。
尽管有些部门针对遇到过的“奇葩证明”提出了积极的可操作的处理意见,如公安部门就提出居民在换领身份证时,外貌因自然生长改变的居民可通过自己提供旧身份证和户籍民警利用人脸识别系统核实身份,不用再开“我是我”证明;因手术、疾病发生外貌明显改变的居民,则需携带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和手术记录。然而,在政府公共服务各个环节,仍存在一些不合理不合常情的繁珂,不应该也不能让办事一方为这些所谓的证明和盖章带来的不便跑腿埋单。所以,国家机关和部门做出相应的反思和改进是责任所在,且势在必行。
人社部出台新规,要求全面清理公共服务事项所需材料和手续,取消没有法律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并创新实践“一站式”服务流程,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探索“一卡通”的跨地区、跨行业使用,无疑是新形势下减少和避免“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的有效举措。它既向广大人民群众彰显了政府对问题的重视,又展现出服务型政府更加注重便民服务的良好姿态,对于不断优化部门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李克强总理近日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革烦苛之弊。群众办事方便了多少是衡量改革成效的三大标准之一。人社部新规顺应了国务院要求简政放权的发展环境,是符合“简约治理”理念的积极作为,能为群众办事带来便利,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值得点赞。
工作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财政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