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伍文胥:让群众的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

[ 作者:伍文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03 录入:实习编辑 ]

刚刚闭幕的南京市政协十三届十五次常委会议,围绕“以智慧南京建设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主题进行协商议政。今年,南京市政协为推动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共安排7项重点调研视察,其中,智慧南京建设课题被列为第一项。(427日《人民政协报》)

如何把城市建设成群众幸福的家园?“智慧南京”无疑是城市管理者在切实增加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实践探索中的最新成果。所谓“智慧南京”实质就是将智慧城市与政务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科学配置城市功能、规划城市布局,促使城市有“看得见”的变化发展,让市民有“摸得着”的实惠福利,不只是改善宜居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法治环境、人文环境,更在通知智慧城市建设强化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为市民工作、生活提供最大的便利。

打造智慧城市,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城市的完善融合,使城市因人而美丽、因居住于其中的市民而具有非凡品味和独具个性化的魅力。目前来看,中国的城市化率刚刚突破50%,而一般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的饱和线在70%80%,一旦突破这个封顶线就会出现市民返乡现象。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二三十年间,数以亿计的农业人口将成为新的城市市民,这意味着城市必将成为绝大部分国人生活工作的主要载体,建设基础设施发达、公共设施健全、城市功能布局先进、经济强大、市民富裕、具有核心竞争力、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程序高、管理完善的智慧城市既是大势所趋,又是人民群众的切实需要。

让群众的“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首在科学的顶层设计、先进的城市规划、完美的功能布局。“智慧南京”虽然目前只是停留在纸面上,但闪烁着“踩到点子上”的智慧光芒,无疑值得各个城市特别是新兴的中小城市的借鉴。以“十三五”规划为契机,把准城市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形成独特魅力的城市核心竞争力,完善基础教育、人口生育、养老、医疗、就业等城市基础功能配置,建全科技创新示范区,夯实民生、社会治理、医疗服务等社会保障基础,破解因公共设施布局不合理引发的民生难题和社会治理困局。

让群众的“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要在城市的脸面与灵魂。中国拥有的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居世界前茅,但缺水、环境污染严重、重大事故多发频发也是“臭名远扬”。城市治理之困,说到底是民生之困,要切实的增加群众的幸福感,就必须让群众感受到的环境,既有绿色生态,也有文化生态。当前环保治理也诸多城市面临的难题,频繁发生的城市环境污染事故一再引发公众对城市环保和应急管理的担忧。打造绿色宜居城市,不只是落实问责制,关键是树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引领城市经济发展新常态。同时,有效开发城市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续城市文脉,涵养城市之魂。

作者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