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许多地方申办农民专业合作开始出现困难了。有的地方已经不给办理了;有的地方交五千块钱赞助费,给办理;有的地方需要七个以上部门盖章,明显限制办理。合作社怎么了?
十八大提出了经营模式创新,农民合作社的实践刚刚开始,只是新形式;具有真实内容的合作社模式创新,只是走了万里长征第一步。就象农民养猪,只生了一窝,怎么就给母猪作绝育了。
今年一号文件又提出了鼓劢家庭农场,大家又一拨哄的赶鸭子上架。就象高英培的相声:上拔鱼沒赶上,这拨全是黄花鱼 ( 淡水里出黄花鱼,幽默的胡说八道 )。
有些权威专家也在摇旗纳喊,国外发达农业都是家庭农场为主的农业生产。误导了许多人转向家庭农场。对吗?
我们先分析中国农业现状。
1、中国农业目前的生产水平不低。证明就是全球百分之七的土地养活了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农业现代化的第一问题不是生产。
2、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山东白菜滞销,武川土豆滞销,四川杆橘滞销。( 渠道问题 ) 我还看到菜农、果农增产不增收 ( 环节太多 )。我们还看到丰收交粮难、打白条 ( 仓储和农村金融 )。
3、农产品保质期短、附加值低 ( 是冷链和农业加工业的问题 )。
4、假农资、投入高、盲目种 ( 植保和无订单 )
结论 : 中国农业目前第一问题是供销,第二是资金互助,第三是加工和自有冷链。
这不正是合作社的本职工作吗!
这里并不是说家庭农场不重要。也需要逐步完善。
如果我们把中国农业生产比做人的消化系统,吃的很好,需要合理搭配膳食。而农业信用、植保、供销服务,就是血管系统堵塞。哪个更着急 , 更重要!
固然,农民合作社发展出了一些问题,这是前进中的问题。各级政府和从业者不能因噎废食, 很幼稚、 可笑的加以限制, 应该引势力导, 大力发展。 就像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回潮。小平同志坚定表态:不改革就沒有出路。谁不坚持改革就下台。
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是多了,是好的合作社太少了!那么,沒有大量合作社的兴起,怎么能发展更多更好的合作社?
中国农民合作社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前途无量!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作者的微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