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社科院报告:约一半农民工不想进城

[ 作者:定军 张晓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07 录入:吴玲香 ]

是什么挡住了农民工进城的脚步?

4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在京举办《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处境与对策》(以下简称报告),其中一项调研结果显示,一半左右农民工不愿进城。

这项中西部农民向城镇转移意愿分布所做的调查数据显示,很想11.83%,比较想占21.73%一般17.45%不太想24.82%完全不想24.13%

为什么农民工不愿外出打工,前5位因素分别是:年纪大了(20.63%)、父母子女无人照顾(18.12%)、缺少技能(15.94%)、农活离不开(10.03%)、对城市不熟悉(8.93%)。

其中,年纪大了而返乡是农民工市民化未完成的表现;父母子女无人照顾等问题都与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有一定的关系;缺少技能、对城市不熟悉也和农村教育落后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上述报告认为,农民工返乡的逆城镇化行为也是阻碍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城镇化率是60%,比2015年的56.1%要提高约4个百分点。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由于农民工外出意愿低,近些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的确在下降。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增长0.4%,大幅低于过去5%左右的水平。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镇化率的提高。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认为,要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的统一、降低房价、农村土地的产权给予充分保障、教育、就业、调整劳资关系、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等方面来提高城市化率。

小城市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要调整区域政策,要吸引投资者到中小城市去,严格控制国家级开发区,吸引大企业到小城市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他在上述报告发布暨三化协调发展论坛上说。

上述报告还显示,已经在城市的农民工也不愿意一直留在城市成为市民。

报告2015年对农民工做的您对未来有何打算?的问卷结果为,一直留在城镇仅仅占10.3%能留城镇就留23.5%到了一定年纪回乡占最大比重,达到66.1%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市民化率为45%,比2015年的39.9%提升约5个百分点左右。

上述报告为此建议,要提高农民工进城以及留在城市的医院,下一步可以从改革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以及改善农村教育入手。

此外,该书还认为,中国目前处于民工荒和剩余劳动力并存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剩余劳动力仍然大量存在,但劳动力的人户分离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城镇化和工业化不匹配、外部冲击造成经济波动等诸多因素的存在,造成了局部劳动市场供求紧张和民工荒现象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