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高龄农民工未来不确定性凸显

[ 作者:车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23 录入:吴玲香 ]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当前,许多较早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都已经过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记者调查发现,随着高龄农民工的不断增加,他们的未来也充满许多不确定性。

56岁的赵秀丽从河南焦作老家来到郑州的劳务市场,期待能有一份补贴家用的工作,十多天过去了她仍然没有接到工作的橄榄枝。

赵秀丽:找的饭店,保洁、保姆啊,这样的活儿也找不着,他们嫌年龄大了嘛。

像赵秀丽一样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全国至少有4600万人。多年来,我国高龄农民工群体以每年20%—30%的比例增加。我国目前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是以劳动关系为基础建立的,超过退休年龄继续就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是否认定为工伤,在司法实践中争议不断。作为第一代外来务工者,如今,他们可能还没攒够养老钱,却不得不面对新的困境。

根据我国相关的社保规定,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转换需要满足缴费15年的条件;领取养老金也需要连续缴纳社保15年以上。

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张展新:50岁以上的农民工,因为过去的制度框架还没有资格参加, 就算参加了也是刚刚参加,年限比较少。高龄农民工回到家乡,不能因为他们在城市的打工经历而面临参保困难,各个地方有很多变通办法,中央政府应敦促地方政府参照当地老年职工的参保,用这种灵活变通的办法让一部分在城市打工多年的,离15年缴费期还有一定差距的,通过补缴来获得养老。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央广网北京321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