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王羊羊:食品若不安何谈民心安?

[ 作者:王羊羊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8 录入:7 ]

据央视315晚会曝光,“饿了么”平台存在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等违规行为。在“饿了么”网站上,餐馆的照片看着干净正规光鲜亮丽,但实际环境却是油污横流,不堪入目,遭曝光的五家商户中,老板娘牙咬开火腿肠直接放到炒饭中,厨师尝完饭菜再扔进锅里等情况遭到曝光。(人民网,2016315日)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否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央视3.15晚会“饿了么”惊现黑心作坊,看完后谁还会觉得饿?谁还有进餐的欲望?屡屡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早已让老百姓胆战心惊,任何新的食品安全事故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习近平日前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地沟油”、“镉大米”、“毒奶粉”,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屡次挑战着消费者的底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可如今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拷问着生产者的良知,也一次又一次冲击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舌尖上的安全”尚且保障不了,何谈“民心安”?

“无规矩不成方圆”,保证食品安全,除了唤醒制造商的良知,更有赖于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政府要加大协调监督力度,各部门各司其职、严格监管的同时,亟待出台更权威、更统一的法律,整合现有的部门职责,组建职责明确、责权统一、监管严明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提高整治效果。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保证食品安全,并不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只要措施得力、民众齐心,只要政府能“较一较真”“动一动真格”,把质量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严把每一道关口,建立从生产到消费全程监管体系,加大查处和曝光力度,才能让无良商家无机可乘,才能有效遏制食品安全恶性事件,才能推动食品安全的进步。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曲山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