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任凌云:中国经济过去高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作者:任凌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2-04 录入:吴玲香 ]

厉以宁、吴敬琏等经济学界泰斗最近都对中国经济学发展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我在这里就是他们基础之上,对中国经济学过去高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更加深入分析。

1、过去高速发展存在的问题

厉以宁先生在深圳坪山新区演讲时指出:前几年我们热衷的高速增长,实际上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因为实践已经证明,高速增长会带来五个重要的弊端:第一个弊端,资源过渡消耗。第二个弊端,生态破坏。第三个弊端,产能过剩。第四个弊端,低效率。第五个弊端,错过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科技创新的大好时机。[i]

尽管厉以宁先生的这段论述缺乏逻辑性,他这种没有理论逻辑证明的实证经验得出的结论非常荒谬。因为中国经济学的高速增长实践只能证明中国前一段实践高速增长导致这些弊端,并不能证明任何高速增长都会造成这些弊端。但是中国过去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五大弊端还是不言而喻的。

2、造成经济发展弊端的原因分析

吴敬琏先生在《修正“三驾马车”确立新常态》一文中指出:大致上从2009年开始,不知什么原因,在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时候,流行起一种认为经济增长速度取决于消费、投资、净出口等 “三驾马车”的需求强度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中国经济的增长乏力,是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三项需求不足造成的。只要能够把需求扩大到足够的水平,增长就能够重上台阶。

吴敬琏先生还对这套理论的缺点进行了分析:

首先,它用错了分析框架。十分明显,“三驾马车”分析法是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的变形。不过即使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也只是运用这一理论框架来讨论短期经济问题,把它用来分析长期发展趋势显然是用错了分析框架。其次,由这种分析得出的政策结论也是有问题的。因为消费、投资、出口需求有多大,归根到底是由一些客观因素决定的,并不取决于人们的愿望。

此外,消费需求的提高,也不是以人们的愿望为转移的。例如有人说,城市化可以使消费需求提高,因为农民进城以后消费需求会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只要加快城市化消费需求就会很快增加。这里其实是把消费需求与消费愿望混为一谈了。在经济分析中所说的需求是指有购买能力的需求,有钱做后盾的需求。所以要增加劳动者消费需求的前提,是增加他们的收入。而增加劳动者收入的首要办法,是发展生产,提高效率。即使政府能够给予补贴,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是不可能使人民普遍富裕起来的。

这样,每一次出现了速度下降,用“三驾马车”的分析办法算来算去,最后的结论就是进行强刺激,多发钞票,多上投资项目。2009年用4万亿元投资(两年)、10万亿元贷款进行刺激,虽然造成了增长率的短期回升,但货币超发、负债增加等消极后果也同时发生,成为需要长期消化的负担。2012年以后,又多次采用增加投资的办法刺激经济,但正面效果愈来愈差,负面效果愈来愈大,这使许多人认识到这不是个好办法。[ii]

吴敬琏先生这段分析指出了中国政府运用三驾马车中的错误,但是没有指出“三驾马车”理论本身存在严重错误。我曾经在《凯恩斯主义瞎猫撞上了死耗子》一文指出:凯恩斯主义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的反危机措施能够起到作用,从本质上讲,就是部分的解决了分配不公的问题。第一,政府大量公共投资,实际上是让没有钱的人也能够消费(公共产品消费是不花钱的);第二,通货膨胀的本质就是把民众存款贬值,其实质还是把人民的钱贬值,政府通过货币发行间接实现了资产的转移。而以凯恩斯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三家马车理论本身存在更加严重问题。经济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和净胜的消费需要,出口的目的是为了从进口更加适合人们消费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为了赚一些红红绿绿的外钞回来。投资的目的也是为了消费,而不是为了GDP而投资。因此,从需求端来说,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实际上只有消费一架马车。

在这里需要指出吴敬琏先生一个错误。吴敬琏先生关于要增加劳动者消费需求的前提,是增加他们的收入是不错了。但是吴敬琏先生关于“增加劳动者收入的首要办法,是发展生产,提高效率。即使政府能够给予补贴,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是不可能使人民普遍富裕起来的。”的论述是错误的。在这里吴敬琏先生跟他批评的“三驾马车”的理论者犯了相似的错误,三驾马车理论者犯下的是把短期因素当成长期因素,而吴敬琏先生是把长期因素当成短期因素。现在一方面大量商品的销售量都在下降,另一方面劳动人民面临失业没有钱消费,你发展生产,提高效率不是更加造成各种商品和服务更加供过于求。发展生产提高效率不是你说能够提高就能提高的,根本就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过去高速增长带来五大严重弊端,是因为中国政府在出台提高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时使用了存在严重错误“三驾马车”理论。在出口方面为了出口而出口,出台了很多鼓励出口政策,赚到了很多花花绿绿的外钞,制造了大量贸易争端。在投资方面,为了GDP而投资,出台鼓励浪费鼓励腐败政策,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腐败。在真正起作用的消费方面,却缺乏提振消费有效应对措施,导致人民群众没有钱消费。这就造成目前一边是大量产品积压,销售下降,一边是大量人员失业没有钱消费,老人小孩没有人照顾的局面。

参考文献:

[i]厉以宁深度分析中国经济的10大尖锐问题2015-11-30 07:22:44 来源:和讯网

[ii]吴敬琏:修正“三驾马车”确立新常态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吴敬琏

(作者单位:安乡县发展和改革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