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抓好农民工党建夯实基层基础

[ 作者:宋荣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3-05 录入:王惠敏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离不开一个熟悉的身影——农民工。他们户籍虽在农村,但却进入城市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他们早已成为我国社会结构中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并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没有他们城市的发展、乡村的振兴都将成为“镜花水月”。

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却在社会发展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尤其是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党员,“就像离开娘的孩子,长期脱离于组织活动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农民工党建,全面加强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成为当前基层党建亟待解决的问题。记得,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做好农民工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018年四川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全省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绵阳市委组织部制定印发《关于全市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工作实施方案》,三台县委组织部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组织部关于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工作有关要求,细化出台查找联系、健全组织、回引创业、培养锻炼、及时选用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农民工服务保障,为做好新时期的农民工工作,抓好新时代农民工党建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

“农民工的党建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提升和统一广大农民工的思想自觉,带领广大农民工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把行动统一到党的中心任务上来,统一到服务农业农村经济的大局上来。”笔者十分赞同这一观点。为此,我们各级党组织要迅速行动起来,统筹安排乡村干部对农民工家庭进行逐一登门走访,建立建好《农民工党员信息台账》和《优秀农民工信息台账》,通过微信矩阵与他们保持经常联系,确保流向清楚、从业情况清楚、政治面貌清楚、返乡成业意向清楚、入党意愿清楚、担任村干部意愿清楚,切实做到“有的放矢”。并在此基础上,督促落实四川省政府办公厅《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党员发展特色产业、领办创办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重点培养选用一批在发展产业、乡村建设、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返乡农民工,不断壮大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让党建引领农民工为乡村振兴出谋,为家乡发展出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金鼓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