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镇文化站是普及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阵地,是提高村居民传统文化素养最佳平台。工作人员必须加大工作力度,研究活动方法,采取图书阅读法、电子阅览法、送戏下乡法、诵读竞赛法、活动表演法、专家讲座法等六法,提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效。
【关键词】文化站; 传统文化; 教育; 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独有的精神财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乡镇文化站是普及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阵地,是提高村居民传统文化素养最佳平台。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必须加大工作力度,研究开展方法,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笔者在参加省级课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研究”活动,进行深入探讨,认为采取图书阅读法、电子阅览法、送戏下乡法、诵读竞赛法、活动表演法、专家讲座法等六法,可提高活动实效。
一、专家讲座法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势在必行。乡镇文化站可聘请专家学者开设讲座,向村居民宣讲传统文化基本知识,讲解传统文化内涵。宣讲传统文化可由浅入深,分专题、分内容,系统讲解,诠释优秀传统文化。可先讲解村居民熟悉的《三字经》、《弟子规》等,通过专家讲解,让村居民既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又可进一步理解做人之道,与人为善,以德待人,乐于助人,帮助邻里,构建和谐乡村;更加懂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真谛,自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日常生活中谨言慎行,和大众相处平等博爱,做到言语讲信用。亲近有德人。村居民从专家讲座中更进一步了解包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提高村居民传统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图书阅读法
乡镇文化站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采取图书阅读法,让村居民到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学习传统文化。乡镇文化站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作用,将传统文化读本提供给村居民,方便他们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图书管理员要做好服务工作,按时开放图书室,以方便读者为己任;要及时了解读者需求,适时补充传统文化教育读物,提高学习传统文化实效;要充分利用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数据资源成果,发挥电子资源作用,推动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更好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三、视频播放法
视频播放法,就是运用影像手段,播放传统文化电子读物或传统戏剧、戏曲给村居民爱好者观看。乡镇文化站要充分发挥文化站文化传播作用,主动、及时下载传统文化有声读物或戏剧、戏曲视频,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如《弟子规》教学视频,事先下载,提供给村居民观看。让村居民边看图像,增加感官认识,边学传统文化,既直观又易学,提高学习传统文化实效;还可通过电视广播节目报,提前了解信息,下载或储存传统戏剧和戏曲电视剧,方便爱好戏剧戏曲村居民学习观看,提高村居民学习传统文化兴趣,提升学习传统文化效果。
四、送戏下乡法
送戏下乡既是省市县艺术剧团职责,又是一项惠民政策,让村居民过把戏瘾。乡镇文化站要充分用好此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乡镇文化站要主动联系演出团体,协调安排演出时间,方便本镇各村、社区村居民观看。演员们用满腔热情和精湛的演出回报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乡亲们的厚爱,传统礼义廉耻、忠孝文化在演员辗转腾挪、喜怒哀乐、抑扬顿挫之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村居民通过观看演员唱、念、做、打四种戏剧技艺,领略传统戏剧丰富的表演形式,品尝视觉和精神大餐。送戏下乡既打开村居民眼界,了解戏曲文化、感受地方戏曲魅力,又学到传统文化,不断提升村居民传统文化素养和传统文化教育成效。
五、诵读竞赛法
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需要诵读学习,通过眼看、口读、心悟,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经典文化在村庄、在社区、在村居民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乡镇文化站可组织传统文化爱好者开展“每日一诵”活动,搭建学习传统文化平台,吸引村居民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也可组织“千人咏名篇”活动,利用集会开展众人诵读名篇,营造学习传统文化氛围;更可组织开展“背诵王”竞赛和吟诵接力比赛等常规活动,引领村居民回归传统文化,促进村居民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使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成为村居民自然生活状态,推动构建“书香乡镇”和精神文明家园建设进程。
六、活动表演法
乡镇文化站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系列表演活动。如端午节开展“浓情端午,‘艾草’飘香”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增强村居民传统文化底蕴,激发探索端午节文化的浓厚兴趣,增进村居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组织“情系百姓人家,传统文化进村”送书和文艺演出活动;开展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和传统文化故事宣传板,打造乡镇传统文化经典走廊,突出传统文化的强烈感染力;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如:踩高跷、打腰鼓、玩龙灯、耍狮子、摇汗船、唱庐剧、扇子舞等,引导村居民欣赏传统文化,自觉传承优秀文化,弘扬社会风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乡镇文化站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远不止以上六法,需要乡镇文化工作者不断探索,认真学习研究,总结活动经验,指导开展乡镇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姥桥镇文化站)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