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苏学进:凤山县百香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 作者:苏学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3-28 录入:吴玲香 ]

凤山县地处云贵高原南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无霜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尤其是土壤各种有益的微量元素,如硒、锌、钙,钾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独得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适合种植百香果。本文针对该县百香果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百香果生产对策,为发展该县百香果生产增收提供参考。

一、凤山县百香果生产现状

2017年,在县有关惠民政策的激励下,百香果生产发展迅猛,当年完成种植面积达1.7万多亩,初具规模,部分果农尝到种植百香果的甜头,得到了实惠。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等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县目前百香果生产停滞不前,尽是出现毁果改种等现象发生。

二、凤山县百香果生产存在的问题

1.重种粗管,产量低。有些农户为了报面积要补助,果苗种下后,视为野仔看管,不理不采。如不及时搭架上架,不除草施肥和防病治病,使之处于野生状态,有面积无收成。

2.管理技术跟不上。由于种植百香果绝大部分农户属于首次接触,缺乏栽培和管理技术经验,致使一些果农在生产管理很盲目,造成果园挂果率低,果少质差,经济效益低,从而影响到果农生产积极性。

3.气温异常,导致百香果死亡。2017年进入12月份以后,连续寒冷天气,而且雨水特别多,特别是12月下旬出现3天的霜冻天气,使部分地区百香果因冻害整株至死。如杭东、板吉等大面各受害。

4.公司失信,果农被坑。凤山县所有百香果种植户在种苗下种前,都是与公司签约保底价收购合同,但实际上,公司并没有履行保底协议,百香果的收购价由原来保价2元/斤降至0.7元/斤,最为气愤的是打白条,做工不见报酬,卖果不得钱,杨白劳打工,严重错伤了果农的积极性,果农怨声载道。如平乐乡海亭村3组廖家明现尚持有博隆果业欠条7千多元。

三、凤山县百香果生产发展对策

1.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对于所有种植户,要针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现场培训,要培训到户到人,一个不能漏。做到应知尽知,应会尽会,全面掌握百香果栽培和技术管理全过程。此外,百香果技术员要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做到每个阶段每个农户都不能漏。

2.严格执行激励政策。县成立百香果生产督查组,对百香果的各阶段各环节进行督促检查,对只种不管的农户不予补助,直至追回补助,对管理不到位的户,给予通报批评,对收成好,效益高的农户,年底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3.抓好田间管理。及时给越冬果树施肥,在冬季或春初,在果蔸的四周挖一环沟,在沟内重施农家肥及磷钾肥。亩施复合肥20公斤或有机肥(农家肥)10—20担,普钙肥15公斤,硫酸钾5公斤混合施放,施后即将挖出的土回填环状沟再盖地膜,不得让肥料爆露,以保持肥效。生长期可视长势情况经常追肥。

4.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在霜冻期之前,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可用草席、桔秆、薄膜等遮盖。同时剪除秋嫩叶,将大部分枝条剪短回缩树冠,并用薄膜包封切口,避免整枝冻死。

5.克服不良气候条件影响,争取提早开花结果。对新种或补种地块,必须选用营养杯苗木,因营养杯苗木种植后成活率高,长势快,开花结果早,有利于避开不良气候的影响,确保果农收入。

6.建立专业合作社。要依托本地成立百香果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实行“三统一”即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经营,想方设法拓宽销售渠道,开发网络平台,利用电商手段,使果品销往大城市,走向国际市场,做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7.依托知名企业,解除果农后顾之忧。县委县政府引进一些资金雄厚,诚实守信的知名企业,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做到:一是为果农提供保底收购价;二是负责对产品加工增值,即就地建厂,就地加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由此,不断拓宽销售市场,保证产品销路,以增加果农收入,解决果农的后顾之忧。

8.发展果园禽类养殖。大力推广果下养禽。即在百香果林地放养鸡、鸭、鹅等禽类动物,利用果园进行生态养殖,增加收入。如2017年平乐乡海亭村那弄屯廖家明户种植百香果22亩,果架下养有3000多只鸡、鹅60多只,果园无杂草可生,鸡、鹅粪又可培肥地力。

9.提倡果药兼种。利用百香果棚下空地,套种植天冬、板兰根、首乌等喜阴药材,提高单位面积生产效益,增加果农收入。

(作者单位:广西凤山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