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通过采取实地明察暗访、查阅资料、拍照摄像等方式对我所工作的冷水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工作成效
(一)齐抓共管同建,滴水穿石促常态。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工程,各村积极将打造美丽宜居村庄作为年度重头大戏,轮番上阵、持之以恒。各村真正把常态保洁、分类提升落在行动中,想法设法地发动村民支持村庄美丽建设。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建好的基础设施,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官坡村以观摩村建设为依托,植树补绿、点亮道路、清淤护坡,村民主动投劳,贡献力量。凡庙村、鲍岗村主动承担、积极作为,把美丽街道建设延伸作为美丽乡村的延伸,建花坛、栽绿植,改善环境形象。
(二)摸清田园肌理,信手拈来展设计。好的设计者需要对当地人文生活习惯与文化艺术有细致研究,需要对当地生活习俗的沿袭、气候特征对生活功能与方式上提出改进。在这一场发掘自然禀赋、提升特色优势、打造宜居村庄的持久战中,干部们纷纷上阵谋划,将一张张古朴、自然、简约的生态特色效果图展现在村民眼前。在建设中注重旧物修复,充分利用现成的民居、山坡、河渠、草地、古树、山石,因地制宜打造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和休闲长廊,村庄与自然相映成辉、相得益彰。“在这样的村庄有一套房子”成为了不少人的向往。
(三)筑巢引凤集凤,产业发展作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绝不是简单的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涂脂抹粉”,而要有长远的产业支撑。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李湾村借势借力引进湖北农知鲜农业有限公司投资600余万元从事马铃薯、西兰花、玉米种植及营销,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合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村。松柏村吸引能人回乡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花椒、猕猴桃,建农家乐园、观光园,即是一道风景,又是农民们的钱袋子。
二、存在问题
(一)“三重三轻”有待改善。重形象轻内涵、重建设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有的村只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的改善,而忽视了日常维护管理的机制制度创新。银钱村、石桥村存在垃圾池、垃圾箱不及时清运的现象,在垃圾池内焚烧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池内池外一黑一白,形成强烈的反差。
(二)美丽乡村创建合格村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有的村在创建村创建过程中,改造升级不够,进档意识不强,创建措施达不到创建村要求。目前还有少数村仍未摆脱整治村的帽子,奋发有为不够。
(三)少数交叉点常态保洁不到位。全域环境卫生情况已趋于良好,但仍有部分交叉点仍有垃圾未清理、保洁清运不及时的现象。杨岭村和松柏村交界处垃圾未及时清运,银钱村和官垱村交界处有垃圾,凡庙村和乔坡村交界处垃圾四处散落。
三、改进措施
(一)加大创建村建设力度。美丽乡村创建村是打造好宜居村庄的重要举措,还徘徊停留在整治村的村庄要高度重视,认真谋划,精心准备,统筹整合各项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凡创必成,切实为村民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户户受益。
(二)重点整治边缘结合部卫生死角。在一些村与村、路与路的交界处的垃圾治理要下决心、拿措施、见成效,彻底把这一常为村民所诟病的症状彻底铲除,迎接新春佳节。
(三)大力宣传垃圾分类。春节期间一定会迎来返乡人员大潮,生活垃圾也一定会普遍增多,要趁此时机巩固一年来的美丽宜居村庄的建设成果,加大垃圾分类宣传,不仅要把垃圾往筐里装,还要把垃圾装对筐。把垃圾分类处理意识宣传到每一个回乡人员的心坎里,主动去维护、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单位:冷水镇农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