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对党执政兴国具有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报告明确提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功能定位、工作导向和基本路径,为基层党建怎么抓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我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和前锋区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就围绕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谈心得体会如下。
一、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领导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就是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类社会基层组织。一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覆盖在行政村开办“农民夜校”,社区开办“市民学校”,“两新”组织开办“职工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开办“干部讲堂”,全面加强政治学习。二是切实加强基层各领域的政治领导。在农村,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由党组织讨论决定机制,实现党组的有效领导。在城市,全面提升街道、社区服务能力,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议事协调机制、社区共驻共建机制、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在国有企业,强化党组织在企业的领导核心地位,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管理各个环节。在机关,着眼解决“灯下黑”、“两张皮”问题,着力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在“两新”组织,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模式,定期召开联席会和双向沟通恳谈会,不断提高党组织参与经营发展、决策咨询参与度。
二、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提升组织覆盖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覆盖力,就是要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各类社会基层组织,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社会各类群体。一是分领域推进党的组织建设。推行支部围绕产业建、产业围绕新村转、围绕产村抓党建的“三围绕”模式,打造产业新村型党建。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建立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推动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不断扩大“两新”组织单独建党率,以组织覆盖推动工作覆盖。二是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村、社区“头羊提升”工程,全覆盖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学历培训。实施“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计划,着力打造“服务发展能力强、凝聚职工能力强”的党组织书记队伍。
三、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提升群众凝聚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群众凝聚力,就是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不动摇,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组织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一是树牢服务群众理念。持续开展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教育,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二是把党的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到实处。开展“为官不为”专项整治,树立“有为者有位”良好用人导向,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把抓落实作为干部考核管理的重要内容。三是持续整治“四风”。高度警惕“四风”新动向、新表现,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行为露头就打,坚持“一案三查”,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社会号召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社会号召力,就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组织功能,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工作。一是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持续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二是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村民小组会议、电视广播等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定期召开院坝会议,为群众在思想上答疑解惑。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基层民主。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党务公开制度、村“两委”干部年度述职评议制度、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严格落实村级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努力做到工作制度化、决策民主化、办事公开化。
五、服务深化改革发展,提升发展推动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发展推动力,就是要坚持改革发展推进到哪里,党的基层组织就跟进到哪里。一是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统筹发挥好“九个一”帮扶力量作用,完善脱贫攻坚干部关怀激励机制,提拔重用一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常态开展村“两委”干部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基层党组织脱贫致富能力。二是积极参与全面深化改革。鼓励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发挥专业技术特长,大胆破除旧观念,积极探索深化改革的新机制、新办法。建立健全宽容失误失错制度,全力支持和保护他们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积极性。三是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组织村“两委”干部开展“普法”学习会,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升自我革新力。提升基层党组织自我革新力,就是要着力解决自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定期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助,进一步完善党员档案和信息登记,扎实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二是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进一步规范党组织生活内容、程序、记录、形式,督促各党支部严格坚持“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三是不断创新党组织生活方式。结合各行业领域结合实际,打造“小组课堂”“企业课堂”“移动课堂”“趣味课堂”“家庭课堂”五个课堂,满足党员多样化学需求。四是常态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大力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梳理软弱涣散党组织具体问题,制定党支部责任清单,精准制定整改方案等措施,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五是进一步加大党建工作保障力度。把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规范党费使用办法,加强村(社区)活动室和各党支部党群活动室标准化建设。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