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唐学伟:建设美丽乡村政府角色不该错位

[ 作者:唐学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21 录入:王惠敏 ]

到处都是垂钓、采摘蔬果、品茶赏花、自助烧烤;处处都是“假古村、假古镇”,这样的恶性竞争正在困扰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的建设。应该说,提出“一村一品”的战略是有远见的,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品一村”在哪呢?低端的同质化恶性竞争,正在制约着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向高品质的方向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地方政府的角色在错位,政府部门直接充当了市场主体,“赤膊上阵”,直接投资、直接管理、直接运营,而忽视了自身的“放管服”职责。

主要体现在:一是美丽乡村建设没有整体规划,从而出现了模式雷同,风格凌乱,主题不突出的问题。二是没有充分考虑美丽乡村建设的多元性,建设内涵不深入。没有考虑自然环境、文化积淀、产业元素等因素,因而不能体现各村不同特色。三是存在重表象轻实质现象,注重“涂脂抹粉”,“洋不洋土不土”不伦不类。四是发展不平衡。一些边远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有边缘化现象。

试想一下,如果政府部门将“赤膊上阵 ”的资金、精力放在美丽乡村的规矩制定、人才培训、品牌培育、产业引进上,那么又会出现怎样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为此特建议:

一是必须树立全域规划理念,深刻理解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层次内涵。统筹精品点、精品线和精品区块布局,着眼长远,以人为本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应该从着重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急需的现实问题出发,不搞一刀切、模式化,力求做到一村一方案。要把合理布局、环境秀美、百姓宜居、生活富美作为解决美丽乡村建设长远发展的根本,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只有坚持让乡村回归乡村,人们才能真正找到“乡愁”。

二是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唯有强化乡村的产业深度支撑,才能增强生态建设动力。因为美丽乡村需要有美丽产业。因此,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美丽乡村的建设与规划必须与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同步实施,才能提供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动力。

三是培育精品农业。四是推进土地流转,突破用地瓶颈,发展规模经营。

五是推进专业化生产、品牌化建设,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将美丽“姿本”变为“资本”,兴起美丽产业。

六是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烈的乡村旅游产业,真正做到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七是着力培养适应农村产业升级需求、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红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