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川省广元市为例
广元位于川陕甘结合地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资源集散地。地理位置优越,气候资源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水能及温泉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多样,道地中药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是发展健康产业的“宝地”。为了充分激活广元市生态、农业等自然禀赋与独特人文旅游资源,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状况、文化特色、产业基础、城镇化程度等要素条件,统筹和实施好广元市城市建设、旅游发展、扶贫开发等规划,建议从省域和市域层面,分别对广元生态康养与产业扶贫对接的内生发展路径问题予以必要探索和发力:
(一)对省域层面的具体建言
1、支持广元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即支持广元着力依托旅游景区景点、现代农业园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果,帮助广元着力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带;支持广元着力利用贫困村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地域文化,发展生态观光游、民俗风情游、康养度假游,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扶贫示范村;支持广元着力深度开发农村民俗文化、农特旅游商品,加强农民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农村节事、农耕体验、农家食宿、农特产品销售等乡村旅游活动和宣传促销,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支持广元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符合时代特征、区域特点、独具广元特色的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
2、支持广元尽快设立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基金,这样不仅有利广元生态康养与产业扶贫对接的内生发展项目能够得到该基金的辅助性支持,而且有利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中有关差异化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定得到进一步落实。故此,建议我省在制定实施规划方案时,应根据老区一方面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统一性的政策较难落地和另一方面申请诸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很难获得支持这一实际情况,大力支持广元尽快设立一支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方面的基金,专门扶持老区产业整合和发展,让后发地区、革命老区的广元也能通过生态康养与产业扶贫的顺利对接实现其内生发展和后发赶超,从而真正让国家层面的《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中的好政策在后发地区、革命老区的广元落地生根。
3、组织协调省上有关专家帮助、指导广元立足本市绿色发展战略进一步编制完善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全域康养旅游体系规划。如广元重点建设的剑门蜀道文化度假康养旅游区、唐家河自然康养旅游区、米仓山森林康养旅游区和曾家山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这四大生态康养旅游产品,将与整合鼓城山-七里峡、苍王峡、盐井河等景点共同建成的国家5A景区,以及与“生态广元·都市休闲”广元城、生态康养旅游县、生态康养旅游名镇等康养旅游的精品基地建设,一并予以规划。因此,这就需要以联动广元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生态康养”理念,立足于倾力打造中国西部创新型、生态型、康养型现代化的旅游城市和把广元建成具有全国示范性、区域影响力的康养旅游目的地,而搞好相应具有国际标准的康养旅游项目的科学规划。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步,就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就必须通过辐射广元全域的康养旅游体系规划,助推和实现广元全域的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创建。故此,即需要通过省上的大力支持,组织、协调、聘请省域范畴内的行业高水平专家到广元实地考察,指导和培训广元有关规划人员立足本市绿色发展战略,编制和完善广元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相关体系规划。
4、帮助和指导广元围绕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相关工作,构建本市全域性的生态康养旅游交通网络。为此,恳请省上有必要支持和帮助广元按照区域布局要求,突破县区界线联动发展而搞好对其现有全域旅游道路的全面升级改造工作;支持广元以其市城区为核心,通过构建其航空、公路、铁路、水运等综合性的立体交通网络,而形成有效串联全市旅游景区、纵横县区和航空水运的生态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并促使其逐步成为辐射川陕甘及全国的、有一定影响力的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
5、帮助和指导广元在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中如何更加注重文化资源的传承、开发和利用;在大力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准确把握广元生态康养旅游之特色、产业、品牌等内涵;在依托良好生态资源、温泉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等多种资源优势中如何更好地助推广元生态康养自驾旅游、温泉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在构建全域广元生态康养旅游体系规划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与全市城市总体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多规融合;在实施全域广元生态康养旅游体系规划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与精准扶贫的对接和融合。
(二)对市域层面的具体建言
1、有必要结合《四川省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定位广元为我省养老健康服务业“一区两片三带”发展格局中的“川东北医养融合发展示范片”和“秦巴生态森林康养服务业发展示范带”的生态康养、医养融合的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之方向,以及结合《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四川省康养旅游规划》、《秦巴山片区旅游发展规划》等系列规划中定位广元为我省秦巴山区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山水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打造目标,在广元市域范畴内进一步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旅游扶贫和发展生态康养业。为此,广元即应进一步充分利用省上已从空间布局上为助推其生态康养旅游发展奠定的基础,积极争取省级有关部门协调指导其因地制宜编制本市生态康养旅游发展规划,着力建设生态康养旅游名市。
2、有必要结合省上为广元构建生态康养旅游交通网络,已于去年10月即全线开通了巴广渝高速,以及巴陕高速已局部通车、绵万高速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兰渝铁路四川段全线通车,西成客专即将建成投运等好机遇,进一步积极争取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十三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更加扎实推进广元有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广元就有必要进一步加快有关项目的前期推进工作,确保尽快具备构建生态康养旅游交通网络有关项目工程的开工条件。
3、有必要结合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中文化传承开发、特色品牌打造、旅游新业态推广、多规融合、对接精准扶贫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注重突出全市文旅融合的文化挖掘。为此,建议广元市应进一步充分挖掘古蜀道文化、三国文化、女皇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内涵,并与康养旅游深度融合,寓文于旅、寓景于文,提升生态康养旅游的文化感、历史感、时代感,提升生态康养旅游的精神品质。
4、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注重广元自身康养旅游资源、文化、产业等优势特色,更加突出广元品牌支撑。为此,建议广元应充分依托自身康养旅游资源、文化、产业等特色,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有效延伸、拓展、深化,打造独具特色的广元康养旅游品牌。同时,建议广元进一步依托秦巴生态森林、三国文化、古蜀道文化等资源,积极与周边省市共同打造优势康养旅游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
5、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注重广元自身温泉、森林等资源的业态培育,更加突出广元业态模式创新。为此,建议广元应充分依托温泉文化、森林文化等资源,充分借鉴和吸收现代旅游新理念、新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康养自驾旅游、温泉养生旅游、低空滑翔旅游等旅游业态,开辟露营、漂流、山地骑行等体验活动,将康养旅游与运动、养生、体验等深度融合,创新康养旅游发展新模式。
6、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注重广元多规融合,突出广元全域规划。为此,建议广元在编制生态康养旅游发展规划过程中,充分对接已印发的城市总规和相关专项规划,积极做到生态康养旅游与城市发展、旅游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协调互促、良性互动,对不同规划间存在矛盾之处,建议尽量协调一致,做到多规融合、整齐划一。
7、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注重产业扶贫,突出与生态康养和谐对接的高端绿色生态业。为此,建议广元有必要进一步大力培育绿色有机农产品,积极推进农旅融合,打造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壮大6大优势特色产业;有必要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把农产品变为旅游商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有必要积极扩大道地中药材种植,提升中药材种植,加快森林食品基地建设和认证力度,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绿色食品基地和中药材基地;有必要积极推进康养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曾家山国家农业公园、两湖淡水有机鱼基地、龙潭山地农业公园、青川特色山珍、苍溪猕猴桃等一大批农旅融合示范基地。
8、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注重产业扶贫,突出与生态康养相互相成的内生发展模式。为此,建议广元在生态康养旅游发展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注重广阔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大力培育农村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手工业等各类经营主体,以此提升广大农村群众在生态康养旅游发展中的参与度、分享度,以此充分对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此进一步奠定广元生态康养与产业扶贫对接的内生发展路径之基础。
(作者系九三学社中央人资环委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