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新发展 力推供给侧改革
针对粮食行业供给侧改革这一话题,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高铁生在“2016中国粮油财富论坛”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粮食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矛盾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粮食供给侧呈现结构性的弊端。在推进粮食供给侧改革的实践中,不能把其简单当做数学运算,单纯追求量化指标,而是要上升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经济发展理念上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并提出了新的国家粮食安全观。在粮食行业的“十三五”规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粮食生产和流通体制深化改革,都是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
高铁生表示,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今后5年和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发展重点。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精神实质,结合粮食实际融会贯通,从全局到微观,做好设计与实践,以新理念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问题和难题,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
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改革,首先要紧紧抓住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这一核心问题。之前许多专家指出,如果我们能在2012年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市场拐点来临的时候,果断地实行政策调整,情况会好得多,损失和代价也会小得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今年我们终于在玉米临储制度改革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多元化市场的形成、市场化价格的成熟,显然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其他主粮价格品种的形成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同时,与价格形成机制相协调的调控体系,也亟待进行改革,只有这些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一个真正有效配制资源的粮食市场才会出现。
高铁生提到,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和完善产销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建立的三级粮食批发市场体系以及期货市场等,在促进粮食储备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省级间各种产销合作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更多的任务还是落在了政府收购和再投放的行政化运作中,这显然与真正的市场经济还相距甚远。
当前,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更好地解决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合理匹配问题。推进粮食产销匹配的多元化、在线化、精准化,为粮食产销衔接插上现代化的网络翅膀。
此外,粮食供给侧结构优化不能简单理解为产品结构和供给机制的优化,更应该被视为供给主体和经营主体的优化。如果没有结构的优化,就不会有优秀资源向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手中集中的优化过程。
高铁生强调,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还要抓住“一带一路”这个重大历史机遇,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国际化的视野,不断提升我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配制资源的能力,增强话语权,更好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粮油市场报》 2016年12月06日 B01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