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今日头条

温天纳:正确认识和妥善应对逆城镇化

[ 作者:温天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22 录入:吴玲香 ]

原标题:城镇化尚未成功 逆城镇化却悄然涌现

资深投资银行家温天纳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未富先老,现在更有人说中国尚未完成城镇化,却出现逆城镇化的现象。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约在5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水平。中国城镇化进程一直为国家发展的重点,原应大有作为,但出人意料的是近年出现逆城市化异象。

部分城市人群离开城市,流向更小的城市或者返回农村地区,逆城市化现象在中国东部发达地区更为明显。

在国家政策中,中国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一样,都只走完上半场,城镇化的下半场仍然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下半场在规模和质量方面均需提升。在国家发展策略上,中国的城镇化率仍会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中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城镇化率要达60%左右,大约有1亿农民将会转移到城镇。

不利社会及经济发展

在中国城镇化尚处低水平的阶段,出现这种逆城市化现象对社会及经济发展肯定不利的。原因何在?内地有不少舆论分析报告,笔者认为值得去探讨。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1978年城镇化率17.9%,到2011年已首次突破50%,城乡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由于城乡之间户籍壁垒的存在,城镇化并未在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以户籍基础测算的城市化率长期停滞,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利益差异。

近年来,随着中国不同户籍带来的利益不断变化,城市户籍相对农村户籍的优势有所弱化,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甚至出现了户籍非转农现象。非转农是什么? 目前中国城乡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非转农落户就是把非农业户口转为农业户口,把户口落到相对应的农村。

逆城市化现象是指不愿意进城落户,甚至把户口从城市迁回农村的社会现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农民身份获得的利益愈来愈多。不过,并非所有逆城市化现象背后都是巨大的利益诱惑。事实上,不少人选择离开大城市,与无法支付高额的生活成本有关。逆城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与农民牵动的利益链条愈来愈长,可进入城市后的获益却不多。

农村户籍受青睐

仔细分析,2014年中国常驻人口城镇化率为54.77%,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中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不过,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已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

近年来浙江、江苏、江西等省部分地区频发农村籍大学毕业生非转农现象,愈来愈多的农村籍毕业生把户口迁回农村。此外,一些城市的市郊拆迁项目增多,加上国家各类惠农政策出台,农村土地带来的利益不断增厚,不仅一些农民工不愿意舍弃农村户口,甚至很多原有城市户籍的人口,也希望换成农村户籍,分享发展成果。

制度因素间接促成了目前的逆城市化现象。的确,现时中国的城市与农村土地制度不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景是驱动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之一。

土地制度改革滞后

比如拿到农村户籍后,可以拥有农村土地、林地的承包权(如果是长期承包,相当于变相拥有产权)。农村宅基地也存在制度改革的前景,如果未来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宅基地能够上市进行产权交易,将会赋予农村居民一笔可观的财产性收入,还能够刺激数量可观的城市资本下乡。中国目前数量极为可观的小产权房,就是城乡土地制度落差的畸形结果。

目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这应该是中国讨论逆城市化应该考虑的一个焦点,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严重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

实际上,中国的逆城市化现象还表现在户籍变更之外。部分城市人口已经迁移到小城镇或农村地区,在那里买房、置业、生活,虽然他们没有农村户籍,但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逆城市化

有人认为,在中国城镇化发展仍处于低水平的阶段,过早出现的这类逆城市化现象,对今后的城镇化发展不利,对处于工业化后期以及人口红利衰减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不利。尤其是目前国家政策希望未来有1亿农民变为城市居民,还要继续提高城镇化率,而且要以户籍城镇化率考核城镇化工作时,逆城市化就变得与当前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城市化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要经历的一个历史阶段,由此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活成本提高、资源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逆城市化则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城市化进程到了一定程度,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就会同时出现,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逆城市化也反映了一部分人的需求。比如随着城市中产阶级的兴起,他们有更多的休闲需求,对更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有逃离城市喧闹的需求等,并非只是低收入人群因为高生活成本而离开城市。

目前,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5.5%, 达到2.12亿人,城里可能还要高出这个比例。如果其中有愈来愈多的人移居乡下,无疑会对缓解城市人口压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须妥善应对推进城镇化

中国的逆城市化现象也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反映出中国土地制度改革滞后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扭曲,若能借势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逆城市化现象亦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契机。正确认识和妥善应对逆城市化行为,对于顺利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乃至经济转型升级和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均有深远意义。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和讯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