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由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新华网思客联合主办的2018年第三期参事讲堂上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城镇化下半场的挑战与对策》,探讨未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仇保兴认为,我们城镇化的上半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是下半场任务仍然艰巨,城市是所有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所在,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
展望未来,城镇化的下半场有哪些重要趋势?
仇保兴从国际上城镇化发展的研究出发,结合中国城镇化面临的现实条件,提出城镇化下半场的六大趋势:
·城镇化峰值将出现在65%-70%之间;
·机动化会加剧郊区化动力;
·老龄化快速来临;
·城市人口的分化明显加剧;
·住房需求逐渐减少;
·碳排放峰值可能会提前到来。
中国城镇化的下半场将面临哪些挑战?
仇保兴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挑战主要来自八个方面:
·能源和水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加剧;
·水体、空气、土壤三大污染治理任务繁重;
·小城镇人口萎缩;
·城市交通拥堵加剧;
·城镇历史文化风貌修复难度增大;
·遏制住房投机泡沫任重道远;
·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不足;
·乡村振兴受“城乡一律化”干扰。
如何应对城镇化下半场出现的问题与挑战?
仇保兴认为,要以城市群来引领整个城镇化下半场的发展,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更多地使用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等突破性新技术,促使城市更加绿色、更加宜居;通过城乡的生态修复、人居环境修补、产业的修缮,使经济可持续、平稳发展;通过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挥体制和文化优势,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多地聚集高等资源。
仇保兴还讲到,乡村振兴不完全是经济效益问题,也关系到经济的强韧度,“城市是一个火车头、驱动器,是面向全球竞争的基地,而乡村是它永恒的保护器,两者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清华城镇化智库 2018-10-12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