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考核“减负”旨在强化责任落实

[ 作者:唐亦瑭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29 录入:吴玲香 ]

为贯彻落实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精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7日发出通知,明确在扶贫考核中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12月28日 人民网)

根据通知要求,除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外,不再组织开展其他考核。各成员单位也不得开展其他扶贫专项考核,确需开展的经扶贫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各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统筹整合本省(区、市)现有扶贫考核,取消不必要的考核,减少考核频次,严禁多头考核、层层考核、搭车考核。同时,简化第三方评估调查问卷,完善群众满意度评估方法。

这对脱贫攻坚的基层一线干部来说,无异于是在“层层考核迎检、反复填报数据”寒冬里的一束“减负”暖阳。尤其是临近省级交叉考核验收和第三方评估时期,这则通知既是对省级交叉考核验收和第三方评估工作的一种明确规范要求,更是为基层扶贫干部迎接年底考核验收和第三方评估工作减轻了心理负担,从而有更多精力和心思用到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举措落实等帮扶工作中。

其实,目前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开展的扶贫考核,甚至是多头考核、层层考核、搭车考核等情况,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扶贫工作责任落实在层层衰减、政策举措没有及时有效地落地生效。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上级部门的层层考核检查、填报相关资料。毕竟,这也是督促推进工作的一种方式。试想,如果扶贫工作责任、政策举措都及时有效落实到位,又何需多头考核、搭车考核呢?

而且,通知还明确要求,“要改进考核方式方法,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省际交叉考核不再考核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等,重点考核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等情况。”可见,在为扶贫考核“减负”的同时,更加注重了扶贫责任、政策举措落实情况的考核。只有层层落实扶贫责任、政策举措和帮扶工作,才能达到考核“减负”的目的。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纠正扶贫领域的“四风”问题亦刻不容缓。群众利益无小事,心无百姓莫为官。更何况是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只有真正为扶贫考核“减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才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落实扶贫责任和政策举措;也只有进一步强化基层干部的政治责任担当和落实扶贫政策举措的自觉性,才能为扶贫考核“减负”有的放失,从而有效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北坝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